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齿漏

猜你喜欢

  • 伤湿腹痛

    病证名。指因受湿邪所致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伤湿腹痛,小便秘,大便泄,宜燥湿利水,宜胃苓汤。”参见腹痛条。

  • 胎哭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 子衣

    出《隋书·外国传》。即胞衣。详该条。

  • 芙蓉花叶

    见《普济方》。即木芙蓉叶,详该条。

  • 胸中痞鞭

    鞭为硬之古体字,即胸中痞硬,详该条。

  • 阳和丸

    即阳和汤作蜜丸,治证同。见阳和汤条。

  • 高等针灸学讲义

    书名。系张俊义、缪召予等参考日本延命山针灸专门学院及东京针灸医学研究所编的讲义编译而成。共六册。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消毒学、经穴学、孔穴学、针治学、灸治学、病理学等。本书是用现代医学整理针灸的

  • 禁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 酒湿泄

    病症名。又名酒泄。《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酒湿泄,用葛花解酲汤,此因酒之湿热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湿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为寒也,惟峻补命门则可。”详酒泄条。

  • 见闻精出

    证名。指耳闻目睹色情之事而精自泄者。《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义同漏精,属滑精病。详滑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