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三铃子

三铃子

药材名称三铃子

拼音Sān Línɡ Zǐ

别名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歪头菜嫩叶。秋季采收。

原形态歪头菜(《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幼枝被淡黄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枚,大小和形状变化很大,卵形至菱形,长2.5~11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而有细尖,基部楔形,边缘粗糙;叶柄短;卷须不发达而变为针状;托叶狭菱形,边缘具稀疏粗齿。总状花序腋生;萼斜钟状,萼齿5。三角形,下面3齿高,疏生短毛;花冠紫色或紫红色,旗瓣提琴形,先端微缺,长约15毫米,翼瓣先端钝,下部有耳和爪,长约13毫米,龙骨瓣曲卵形,有耳及爪,与翼瓣等长;子房具柄,花柱上部有毛。荚果狭矩形,两侧扁,无毛,长2.5~4厘米;种子扁圆形,棕褐色。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草地、山沟、林缘或向阳的灌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叶含大波斯菊甙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补虚。治痨伤、头晕。

复方①治痨伤:三铃子根五钱。蒸酒一两,每日服三次。

②治头晕:三铃子嫩叶三钱。蒸鸡蛋吃。(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铜钱菌

    药材名称铜钱菌拼音Tónɡ Qián Jūn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劣味乳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rs imsulsus (Fr.)Fr.采收和储

  • 厚朴果

    药材名称厚朴果拼音Hòu Pò Guǒ别名逐折、百合、厚实、厚朴实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2.

  • 大画眉草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拼音Dà Huà Méi Cǎo别名星星草、西连画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红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山药药材名称红山药别名红孩儿、野红薯来源薯蓣科红山药Dioscorea glabra Rox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辛,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血,止痢。功能性子

  • 辣辣菜

    药材名称辣辣菜拼音Là Là Cài别名腺茎独行菜、小辣辣、羊辣罐、辣麻麻、尿溜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LepidiumapetalumWilld.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pi

  • 滑石

    《中国药典》:滑石药材名称滑石拼音Huá Shí英文名TALCUM别名画石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

  • 金甲豆

    药材名称金甲豆拼音Jīn Jiǎ Dòu英文名Sieve Bean别名黄帝豆、五色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本品种子如不充分烤熟,食之可引起氢氰酸中毒。又据报

  • 鸬鹚涎

    《中药大辞典》:鸬鹚涎药材名称鸬鹚涎拼音Lú Cí Xiá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口涎。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复方①治肾咳,俗呼顿呛,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嗽数

  • 竹叶榕

    药材名称竹叶榕拼音Zhú Yè Rónɡ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根、茎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