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果卫矛

刺果卫矛

《中药大辞典》:刺果卫矛

药材名称刺果卫矛

拼音Cì Guǒ Wèi Máo

别名扣子花、岩风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全年可采。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达6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具四棱。叶对生,薄革质,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锯齿,侧脉在叶基3出状,在叶面下陷;具短柄。聚伞花序3~4回分枝,总花梗长2~4厘米,花梗长4~5毫米;花白绿色,直径约7毫米,4数;雄蕊具锥形花丝。蒴果球形,淡黄色,密生淡黄色细长软刺。种子有橙黄色假种皮。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密林潮湿岩缝中。分布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驱风除湿,止痛。治风湿疼痛,劳伤。

复方①治风湿疼痛:扣子花一两,煨水服;或煨水洗患处。

②治劳伤:扣子花一两,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果卫矛

药材名称刺果卫矛

拼音Cì Guǒ Wèi Máo

英文名Root of Wilson Euonymus

别名扣子花、岩风、小梅花树。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wilosnii Sprague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长刺卫矛常绿攀援状灌木,植株高达6m。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薄革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8-15cm,宽2-5cm,先端渐尖,边缘具疏浅齿,基部楔形,侧脉在叶基3出。聚伞花序三至四回分歧,总花梗长2-4cm,花梗长4-5mm;花白绿色,4数,直径约7mm。蒴果淡黄色,密生淡黄色细长软刺,直径(连刺)约2cm,刺长5-8mm。种子有橙黄色假种皮。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辛;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主风湿痹痛;劳伤;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棕榈花

    《中药大辞典》:棕榈花药材名称棕榈花拼音Zōnɡ Lǘ Huā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花。原形态详"棕榈皮"条。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条。性味

  • 野饭豆

    药材名称野饭豆别名山豆根[云南]、烟蒸果、知子藤棵来源豆科野饭豆Indigofera caudat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祛风,消炎,止痛,截疟。主治疟疾。用法

  • 白鹤藤

    药材名称白鹤藤拼音Bái Hè Ténɡ别名白面水鸡(《陆川本草》),白背丝绸(《生草药手册》),白底丝绸(《岭南草药志》),绸缎藤、银背藤(《广西药植名录》),一匹绸(

  • 紫啸鸫

    药材名称紫啸鸫拼音Zǐ Xiào Dōnɡ英文名Violet Whistling thrush别名鸣鸡、山呜鸡、乌精、箫声鸫、黑雀儿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鹟科动物紫啸鸫的肉。拉

  • 水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药材名称水茴香拼音Shuǐ Huí Xiānɡ别名水薄荷、水八角、水波香、皱叶石龙尾来源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大叶石龙尾Limnophila rugosa (Roth)

  • 假山皮条

    药材名称假山皮条别名千斤拔、马尾叶、豹子眼睛花来源豆科假山皮条Moghania wallichii (Wight et Arn.) O. Kuntz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涩,微温。功能主

  • 羊骨

    《中药大辞典》:羊骨药材名称羊骨拼音Yá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

  • 火头根

    药材名称火头根拼音Huǒ Tóu Gēn英文名Rhizome of Peltate Yam别名枕头根、黄姜、黄连参、地黄姜、野芋姜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湖北民间取本种的根茎用以毒鱼。来源药材基源:为

  •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药材名称刀灰树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来源山矾科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

  • 黄芦木

    药材名称黄芦木拼音Huánɡ Lú Mù别名狗奶根、刀口药、黄连、刺黄檗、小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黄芦木的根和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murensis Rupr.采收和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