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土麦冬

土麦冬

药材名称土麦冬

拼音Tǔ Mài Dōnɡ

别名麦门冬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麦冬、阔叶山麦冬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pe spicata(Thunb.)Lour.[Convallaria spicata Thunb.;Ophiopogonspicatus Ker.-Gawl] 2.Lir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

采收和储藏:立夏或清明前后采挖剪下块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1.山麦冬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生有许多长而细的须根,其中部膨大成连珠状或纺锤形的肉质小块根。叶丛生;叶柄有膜质鞘;叶片革质,条形,长15-30cm,宽4-7mm。花茎直立,高15-30cm,总状花序顶生,长达12cm,有花多数,常l-4朵聚生于苞腋,花被淡紫色或浅蓝色,长圆形或被针形;花梗长约3-4mm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熟时蓝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阔叶山麦冬多年生草本。根细长,分枝多,有时局部膨大成纺锤形肉质小块根,较正品麦冬为大,根茎短,木质。叶丛生;叶片革质,长25-65cm,宽1-3.5cm,具9-11条脉,有明显横脉,边缘整齐。花茎高45-100cm;总状花序顶生,长12-40cm,花多数,常3-8朵簇生于苞腋内;花梗长4-5mm;花被片长圆状被针形或近长圆形,紫色或红紫色;子房近球形,柱头3齿裂。种子球形,初期绿色,熟时黑紫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野间阴湿处,山谷林下及路旁;南方常有栽培。 2.生于低山山地,山谷,疏、密林下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 2.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1)山麦冬块根呈纺锤形,略弯曲,两端狭尖,中部略粗,长1.5-3.5cm,直径3-5mm。表面淡黄色,有的黄棕色,不饱满,具粗糙的纵皱纹。纤维性强,断面黄白色,蜡质样。味较淡。

(2)大麦冬 块根呈圆柱形,略弯曲,两端略钝圆,常有中柱露出,直径0.5-1.5cm,表面土黄至暗黄色,具不规则皱纹及槽纹。未干透质柔韧,干后坚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黄白色,角质样,中柱细小。气微,味甜,嚼之发粘。

2.显微鉴别 山麦冬横切面:部分表皮残存。根被为1-2列木化细胞;皮层约30余列薄壁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内皮层外侧石细胞少数散在。韧皮部束与木质束各约19个,间隔排列,各木质束间为非木化薄壁组织。大麦冬根(中部)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胞,常已破碎或脱落;根被为2-3列细胞,木化;最外1列细胞呈类方形,排列紧密,外壁及侧壁增厚,有层纹,其下1-2列细胞的壁较薄。皮层极为宽广,约由30余列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内含粘液质及针晶束,针晶长23-58μm,内皮层外侧为1列石细胞,呈类方形,侧壁及内壁增厚,内皮层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过细胞。中柱甚小,约占直径的1/8。韧皮部束19-24个,各位于木质部的弧角处。木质部由木化组织连成环状。髓部有时中空。

化学成分1.山麦冬:块根含甾体皂甙:土麦冬皂甙(spicatoside)A、B,土麦冬皂甙A的原皂甙元Ⅱ(prosapogeninⅡ of spicatoside A)及原皂甙元Ⅲ(prosapogenin Ⅲ of spicatosideA),麦冬皂甙 B(ophiopognin B),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glucoside)。另含黄酮类。

2.阔叶山麦冬:块根含甾体皂甙:罗斯考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甙(ruscogenin-3-O-α-L-rhamnopyranoside),25(S)-罗斯考皂甙元-I-O-β-D-吡喃岩藻糖-3-O-α-L-吡喃鼠李糖甙[25(S)-ruscogenin-1-O-β-D-fucopyranoside-3-O-α-L-rhamnopyranosi-de],25(S)-罗斯考皂甙元-l-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岩藻糖甙[25(S)-ruscogenin-l-O-α-L-rhamnopyranosyl-(l→2)-β-D-fucopyranoside],罗斯考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甙[ruscogenin-3-O-β-D-glucopyranosyl-(l→3)-α-L-rhamnopyranoside],麦冬皂甙D′(ophiopogonin D′),25(S)-麦冬皂甙 D′[25(S)-ophiopogonin D′],薯蓣皂甙(dioscin),25(S)-薯蓣皂甙(25(S)-dioscin),罗斯考皂甙元-l-硫酸酯-3-O-α-L-吡喃鼠李糖甙(ruscogenin-1-sulfate-3-O-α-L-rhamnopyranoside)和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protodioscin)。

药理作用1.强心、扩冠作用: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试验证明,低剂量(25% 1.5ml)土麦冬注射液灌注可见冠脉流量明显增加(+54.59%),高剂量(200% l.5ml)时冠脉流量反而减少(-38.20%)。冠脉流量增加时心脏收缩增强,但心率无明显影响;当冠脉流量减少时心脏收缩减弱,心率减慢,甚至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与心室纤颤等。在位兔心试验表明,静注土麦冬注射液剂量为 2.5g/kg和5.0g/kg时,心收缩为明显增强,收缩幅度增加58.23%-97.35%。2.5g/kg时的正性肌力作用不被普萘洛尔阻断,且对心率也无明显影响,说明其正性肌力作用似与β-受体无关。本品还能提高小鼠心脏对86Rb的摄取率。土麦冬水溶性提取物给麻醉猫静脉注射1.75g/kg其心室内压变化速率(LVdp/dt max)增加86%,左心室开始收缩至射血时间(t-dp/dt max)缩短28%,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和左室作功指数(LVWI)分别增加146%,151%,150%和194%。心率轻度减慢,全身血管阻力(SVR)降低48%。本品0.7g/kg静脉注射,LVdp/dt max增加38%,CO增加44%,t-dp/dt max缩短20%,SVR降低20%。进一步说明本品有强心作用,且能改善心脏泵功能。

2.抗心肌缺血作用:土麦冬水溶性提取物以1g/kg和0.75g/kg给麻醉大鼠腹腔注射,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土麦冬水溶性提取物以2g/kg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然后按高位双重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法造成完性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后静脉注射药物,测量2、24、 48小时 ST后抬高兔毫伏数(∑△ST),并作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计算心便范围的百分率。结果发现土麦冬组结扎Zh ∑△ST为1.0。±0.89与对照组(2.79±t.11)比较,差异非常显着,其余时间无差异。48小时后土麦冬组心梗范围占心室肌重的7.81±2.87%,而普萘洛尔组为7.73%±4.76%,对照组为20.76±5.45%,说明本品水溶性提取物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3.抗心律失常作用:土麦冬注射液(1:2)0.3-l.5ml;100g体重给麻醉大鼠静脉注射对氯化钡和乌头碱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有迅速的转律作用,但维持时间短暂。此作用与利多卡因抗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极为相似。对蟾蜍离体心脏的实验结果表明,土麦冬任氏液在低浓度(l:300或1:100)时有改善心肌收缩力的作用,高浓度时(l:10)作用相反;土麦冬任氏液对洋地黄中毒的心肌有恢复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土麦冬水醇剂2.5g/kg静脉注射,对氯仿、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同等剂量的土麦冬水醇剂静注可明显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室颤和心脏停搏的阈剂量。但土麦冬水醇剂对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心律失常无明显影响。此外,本品30g/kg静脉注射可引起家兔正常ECG改变,表现为P-R间期延长,QT问期缩短,心率减慢及T波低平。

4.其他作用:土麦冬注射液腹腔注射(l2.5-25.0g/kg)能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2.0-5.0g/kg静脉注射麻醉兔呼吸、血压无明显影响。

5.毒性:小鼠腹腔注射土麦冬注射液,观察72小时其半数致死量为134。34±12.59g/kg。另外试验表明,土麦冬注射液(l:1)给小鼠腹腔注射,观察24小时,其半数致死量为20.61±7.08g/kg体重(95%可信限)。

鉴别理化鉴别:在紫外光灯下,山麦冬的薄片不显荧光,而大麦冬的薄片则显蓝色荧光。

性味甘;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主阴虚肺燥;咳嗽痰粘;胃阴不足;口燥咽干;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丽江黄芩

    药材名称丽江黄芩别名黄芩来源唇形科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安胎。更年期红崩:丽江黄芩(醋炒),为末,

  • 槐枝

    《中药大辞典》:槐枝药材名称槐枝拼音Huái Zhī别名槐嫩蘖(《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嫩枝。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性味《纲目》:"苦,平,无毒。"功能主

  • 土荆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荆芥药材名称土荆芥拼音Tǔ Jīnɡ Jiè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

  • 大黄蜂子

    药材名称大黄蜂子拼音Dài Huánɡ Fēnɡ Zǐ别名露蜂房子(《备急方》)出处《本经》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功能

  • 野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野花椒叶药材名称野花椒叶拼音Yě Huā Jiāo Yè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

  • 大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大飞天蜈蚣别名肥力漆、红根叶、退黄藤来源漆树科大飞天蜈蚣Phlebochiton sinense Diels,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毒蛇咬伤,黄疸

  • 浙贝母

    《中国药典》:浙贝母药材名称浙贝母拼音Zhè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别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

  • 溪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溪黄草药材名称溪黄草拼音Xī Huánɡ Cǎo别名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 五蕊寄生

    药材名称五蕊寄生拼音Wǔ Ruǐ Jì Shēnɡ别名茶树寄生、木波罗寄生、乌榄树寄生、黑榄树寄生、木威子寄生、马檬寄生、(木莽)果寄生、麻檬寄生、杧树寄生、忙果木寄生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 荜茇

    《中国药典》:荜茇药材名称荜茇拼音Bì Bá英文名FRUCTUS PIPERIS LONGI别名荜拔、鼠尾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