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心叶风毛菊

心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心叶风毛菊

拼音Xīn Yè Fēnɡ Máo Jú

别名山芍药、马蹄细辛、水葫芦、山牛蒡

出处本品以山芍药之名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九,谓:"山芍药生建昌。丛生绿茎,高三四尺。大叶如马蹄而尖,甚长,深齿粗纹,面深绿,背淡青。秋深开紫花,瓣尖如针,端有须,绿跗如刺,密攒而上,上医以根、叶治风寒。"所附图:叶互生;叶片类心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锐锯齿,类似掌状网脉;叶柄长,基部扩大。头状花序,伞房状排列;总苞苞片多层,先端长尖。植物形态酷似现在使用的心叶风毛菊。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心叶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cordifoli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心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状茎木质;地上茎光滑。基生叶在花期常枯萎;茎生叶互生,叶柄长达15cm,基部扩大抱茎;下部叶大,圆心形,长宽各约10-18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粗锯齿,上面被粗柔毛,下面无毛;上部叶渐小,卵形,无柄。头状花序,直径2.5cm,排成伞房状;总苞宽钟状,长1.5-2.5cm,总苞片先端常反折,边缘具睫毛;和状小花粉紫色,长14-15mm。总苞片先端常反折,边缘具睫毛;管状小花粉紫色,长14-15mm。蒴果圆柱状,长14-15mm,冠毛白色,外层糙毛状,易落,内层羽毛状。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比划有或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车前状垂头菊

    药材名称车前状垂头菊别名车前叶点头菊来源菊科车前状垂头菊Cremanthodium plantagineum Maxim., f. ellisii (Hook. f.) Goo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虾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子花药材名称虾子花拼音Xiā Zǐ Huā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来源千屈菜科虾子花Woodfordia fruticosa (L.)Kurz,以根、花入

  • 丛毛榕

    药材名称丛毛榕拼音Cónɡ Máo Rónɡ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母猪精、细叶牛奶树、石榕、奶汁草来源桑科丛毛榕Ficus comata Hand.-Mazz.,以根

  • 芝麻壳

    药材名称芝麻壳拼音Zhī Mɑ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烫伤。复方①治半身不遂:芝麻壳五钱,酒煎

  • 《中药大辞典》:苋药材名称苋拼音Xiàn别名苋菜(李当之《药录》),青香苋(《湖南药物志》)。出处《本经》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春、夏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

  • 白松塔

    《中药大辞典》:白松塔药材名称白松塔拼音Bái Sōnɡ Tǎ别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山西中草药》)。出处《山西中草药》来源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春、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白皮松,

  • 西归芹根

    药材名称西归芹根拼音Xī Guī Qín Gēn别名土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归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elopsis tianschanicum Schischk.采收和储藏:夏季

  • 梧桐根

    《中药大辞典》:梧桐根药材名称梧桐根拼音Wú Tónɡ Gēn别名梧桐蔃(《岭南采药录》)。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根,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七叶胆

    药材名称七叶胆拼音Qí Yè Dǎn别名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出处《中草药通讯》2:24,1972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根状茎或全草。9~10月采。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

  • 箭刀草

    药材名称箭刀草拼音Jiàn Dāo Cǎo别名箭子草、紫威灵、白脚威灵仙、紫花地丁、黑继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刺苞斑鸠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squarrosa (D.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