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无腺橉木

无腺橉木

药材名称无腺橉木

拼音Wú Xiàn Lìn Mù

别名山莓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无腺橉木根、叶、果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8~16米。枝黑褐色,散生皮孔,无毛或初被短柔毛。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厚纸质,长约6~10厘米,宽约1.5~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或钝,无毛或下面主脉被短柔毛,边缘具锐锯齿,叶缘两侧基部1~3齿,下面各具腺体1枚;叶柄长5~12毫米,无腺,无毛;托叶线形,边缘具腺状齿,不与叶柄相连。总状花序,长8~12厘米,花轴下具叶片;花白色,径8毫米左右;萼筒倒圆锥形,先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无毛,宿存;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数;雌蕊1,花柱略比雄蕊长或等长。核果卵球形,顶端尖,径约8毫米,黑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或林缘、山谷溪边之阴湿处。

功能主治治筋骨扭伤:无腺橉木根或叶加苦参、山天梦(葡萄科蛇葡萄)根与酒糟或黄酒捣烂敷患处;干果五至六钱(或干根七至八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芒气笋子

    药材名称芒气笋子拼音Mánɡ Qì Sǔn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芒含寄生虫的幼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原形

  • 花荵

    《中药大辞典》:花荵药材名称花荵拼音Huā Rěn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四叶萝芙木

    药材名称四叶萝芙木别名异叶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四叶萝芙木Rauvolfia tetraphylla L.,以树汁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有栽培。功能主治催吐,下泻,祛痢,利尿,消肿。备注果汁可作墨水和黑

  • 水苦荬根

    药材名称水苦荬根拼音Shuǐ Kǔ Mǎi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根。原形态详"水苦荬"条。性味微苦辛,寒。功能主治主风热上壅,喉咽肿痛及项上风疬,以酒磨服。

  • 白尼参

    药材名称白尼参拼音Bái Ní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蛇目白尼参及图纹白尼参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hadschia argus Jaeger2.Bohadschia marm

  • 柠鸡儿

    药材名称柠鸡儿拼音Nínɡ Jī ér别名小叶锦鸡儿、猴獠刺来源豆科柠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性味苦,寒。功能

  • 海藻石

    药材名称海藻石拼音Hái Zǎo Shí别名小海浮石、石花、大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珊瑚藻科植物太平洋石枝藻、冈村石叶藻的钙质化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hothamnium pacificus(F

  • 栗毛球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药材名称栗毛球拼音Lì Máo Qiú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出处

  • 楮茎

    《中药大辞典》:楮茎药材名称楮茎拼音Chǔ Jī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种植物构树的树枝。功能主治治风疹,目赤肿痛,小便不利。①《别录》:"主癌疹痒,单煮洗浴。"②《纲目》:&qu

  • 马宝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宝药材名称马宝拼音Mǎ Bǎo别名马粪石来源马科动物马Equus caballus (L.)的胃肠中的结石。全年均可收集,将病马宰杀后摸其胃肠中有结石者,取出用清水洗净,晾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