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棘叶

棘叶

《中药大辞典》:棘叶

药材名称棘叶

拼音Jí Yè

出处《纲目》

来源鼠李科植物酸枣

化学成分芸香甙、小檗碱、原阿片碱、蜡醇、多量维生素C及苹果酸、酒石酸等。

药理作用枣叶子具有麻醉作用,如咀嚼1~2片叶子,可使口腔对甜味及苦味的感觉消失达5~10分钟。10%叶浸剂静脉注射于狗,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变弱、血压下降、呼吸减少,如预先注射阿托品,不影响上述作用。10%溶掖1:10及1:20对离体蛙心引起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加强,10~20%溶液可使离体蛙后肢血管收缩,而离体兔耳则扩张,但反复灌注兔耳血管亦可引起收缩。

功能主治《纲目》:"治胫臁疮,捣敷之,亦可晒研,麻油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棘叶

药材名称棘叶

拼音Jí Yè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Jujube, Leaf of Chinese Dat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w 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w [Z.vulgaris Lam.var.spinosa Bung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酸枣 落叶灌木,稀为小乔木,高1-3m。老枝灰褐色,幼枝绿色;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1枚针形直立,长达3cm,另1枚向下弯曲,长约0.7cm。单叶互生;托叶针状;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花小,2-3朵簇生于叶腋;花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黄绿色,与萼片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明显,10浅裂;子房椭圆形,埋于花盘中,花柱2裂。核果肉质,近球形,成熟时暗红褐色,果皮薄,有酸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以及荒地。性耐干旱,常形成灌木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化学成分芸香甙、小檗碱、原阿片碱(Protopine)、蜡醇(Ceryl alcohol)、多量维生素C及苹果酸、酒石酸等。

药理作用枣叶子具有麻醉作用,如咀嚼1-2片叶子,可使口腔对甜昧及苦味的感觉消失达5-10分钟。10%叶浸剂静脉注射于狗, 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变弱、血压下降、呼吸减少,如预先注射阿托品,不影响上述作用。10%溶液1∶10及1∶20对离体蛙心引起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加强,10-20%溶液可使离体蛙后胶血管收缩,而离体兔耳则扩张,但反复灌注兔耳血管亦可引起收缩。

性味苦;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敛疮解毒。主臁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纲目》:治胫臁疮,捣敷之,亦可晒研,麻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旋花药材名称旋花拼音Xuán Huā别名狗狗秧、打碗花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旋花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夏秋连根状茎一起

  • 野菱

    药材名称野菱拼音Yě Línɡ别名刺菱、菱角出处1.《纲目》云:“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2.《纲目拾遗》记载:“刺菱乃小菱也,生杭州西湖里,六桥一带多有之,以其四角尖

  • 短瓣花

    药材名称短瓣花别名短瓣石竹、僮仁局、小儿新光、扣仁荡、生烟叶、松筋藤、土牛膝[广西]来源石竹科短瓣花属植物短瓣花Brachystemma calycinum D. Don,以带根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

  • 王母钗

    药材名称王母钗拼音Wánɡ Mǔ Chāi别名碱草、五粒关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种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difformis L.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连根拔起,

  • 衡州乌药

    《中药大辞典》:衡州乌药药材名称衡州乌药拼音Hénɡ Zhōu Wū Yào别名矮脚樟(《中国药植图鉴》),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本草图

  • 白桦皮

    药材名称白桦皮拼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

  •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

  • 草红藤

    药材名称草红藤拼音Cǎo Hónɡ Ténɡ别名红藤[四川成都]、黄花马豆、铁马豆、蝴蝶草、疆蛇通来源豆科宿苞豆属植物毛宿苞豆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

  • 晕药

    药材名称晕药来源蓼科晕药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umbellatum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益气行血,祛风解热。主治病后体

  • 骨碎补

    《中国药典》:骨碎补药材名称骨碎补拼音Gǔ Suì Bǔ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