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母猪半夏

母猪半夏

药材名称母猪半夏

拼音Mǔ Zhū Bàn Xià

别名三步莲(《广西药植名录》)。岩芋、独叶半夏、红半夏、山半夏、小独脚莲(《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象鼻花块茎。夏季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有细长须根多条。第一年生1叶,心形,柄长约16厘米,肉质,呈紫色;第二年后均为3出复叶,叶片阔卵形,长8~11厘米,宽2~1厘米,先端细尖,基部心形,全缘,下端偶有不规则裂片,两面无毛,中脉下面突出。肉穗花序;佛焰苞呈阔而短的管,卷曲,先端长尖,有紫白色相间的带状花纹。浆果椭圆形,红色,组成象玉米棒样的密穗。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石缝中及沟边、田间阴湿草丛。分布西南地区。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热,味麻辣,有大毒。"

功能主治治乳腺炎,颈淋巴结核,肿毒。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妇女产后久痢。"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瘀,解毒,止痛。"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泡酒搽。

注意忌入口内服。

复方①治乳腺炎,颈淋巴结核,无名肿毒:母猪半夏捣烂外敷。

②治毒蛇咬伤:母猪半夏单味或配雄黄外敷。

③外科手术麻醉剂:母猪半夏、闹羊花雪上一支蒿金铁锁九子不离母、狗核桃各等分,泡酒外搽。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川梨

    药材名称川梨拼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

  • 硫化铅

    药材名称硫化铅炮制用真黑铅、硫磺细末各一斤。先将铅入铁锅中融化,即将硫磺末四五两撒在铅上,黄即发焰,急用铁铲拌炒,所熔之铅即结成砂子。其有未尽结者,又须将硫磺末接续撒其上,勿令火熄,仍不住拌融化之铅,

  • 小毛香

    药材名称小毛香拼音Xiǎo Máo Xiānɡ别名火绒草、小白头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火艾的花。秋季采收,哂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丛生,细长,直立,被白色绵毛

  • 五指毛桃根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根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ēn别名南芪、土黄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土五加皮(《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

  • 佛手柑根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根药材名称佛手柑根拼音Fó Shǒu Gā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9~10月挖取,晒干。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

  • 金叶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叶子药材名称金叶子拼音Jīn Yè Zi别名狗脚草、疯姑娘、补骨灵、麻虱子、马虱子、劳伤叶、云南假木荷、云南克檑木来源杜鹃花科泡花树属植物云南泡花树Craibioden

  • 南五味子叶

    药材名称南五味子叶拼音Nán Wǔ Wèi Zǐ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治痈疽背疮,

  • 鹿耳韭

    药材名称鹿耳韭别名天韭、玉簪叶韭、天蒜来源百合科鹿耳韭Allium funckiaefoliu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瘀镇痛,祛风止血。

  • 勒管草

    药材名称勒管草拼音Lè Guǎn Cǎo别名绿山麻柳、水苋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假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canthus peduncularis(Wall.ex Royle)We

  • 文殊兰果

    《中药大辞典》:文殊兰果药材名称文殊兰果拼音Wén Shū Lán Guǒ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罗裙带"条。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