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沼泽念珠藻

沼泽念珠藻

药材名称沼泽念珠藻

拼音Zhǎo Zé Niàn Zhū Zǎo

别名湿地葛仙米

来源药材基源:为念珠藻科植物沼泽念珠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stoc paludosum Kutz.[Amorphonostoc poludosum(Kütz.)Flenk.]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阴干备用。

原形态植物体呈小团块状,直径0.5mm,蓝绿色、橄榄绿色,后期墨绿色至黑色。外有胶质鞘包被。内部为念珠链状的营养细胞,圆形、扁圆形或方形,橄榄绿色,成单列排列,直径2.5-4.5μm,异形胞,大而透明,壁厚,直径6-9μm,该种植物的小团块,或分离,或由营养细胞组成线索状,相互结联。团块长圆形。团块形,形态有多种变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沼泽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江西、湖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呈圆块状,外被透明的胶质物,干品灰褐色,鲜品淡黄棕色。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藻丝体由念珠状单列有异形胞的藻丝组成,藻丝细胞桶形,长宽相等,3-3.5μm,淡蓝绿色。异形胞较营养细胞宽大,繁殖细胞椭圆形,宽4-4.5μm,长6-8μm,壁光滑无色。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收敛益气。主目赤肿痛;水火烫伤;久痢;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柔毛艾纳香

    药材名称柔毛艾纳香拼音Róu Máo ài Nà Xiānɡ别名红头小仙、紫背倒提壶、紫色花来源菊科柔毛艾纳香Blumea mollis (D. Don) Me

  • 地筋

    《中药大辞典》:地筋药材名称地筋拼音Dì Jīn别名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黄茅,又名

  • 罗汉果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果叶药材名称罗汉果叶拼音Luó Hàn Guǒ Yè出处广西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复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

  • 黄海葵

    药材名称黄海葵拼音Huánɡ Hǎi Kuí英文名yellow sea anemone别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葵科动物黄海葵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香叶根

    药材名称香叶根拼音Xiā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fragrans Oliv.[L.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昆明堵喇

    药材名称昆明堵喇拼音Kūn Mínɡ Dǔ Lā别名草乌、黄草乌(《云南中草药选》),大草乌(《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秋、冬采挖,去残茎、须根,

  • 溲疏

    《中药大辞典》:溲疏药材名称溲疏拼音Sōu Shū别名巨骨(《别录》),空木、卯花(《植物学大辞典》)。出处《本经》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

  • 象肉

    《中药大辞典》:象肉药材名称象肉拼音Xià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

  • 卷毛耳草

    药材名称卷毛耳草别名红花耳草、野甘草来源茜草科卷毛耳草Hedyotis mellii Tutch.[Oldenlandia mellii (Tutch.) Chun],以全草及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

  • 冻绿叶

    药材名称冻绿叶拼音Dònɡ Lǜ Yè别名黑午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Rhamnus utilis Decne.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utilis Decne.[R.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