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海金沙根

海金沙根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

药材名称海金沙根

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

别名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根茎。8~9月采收。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治肺炎,乙脑,急性胃肠炎,黄疸型肝炎,湿热肿满,淋病。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兴奋强壮剂。可补虚弱,治痨咳。"

②《四川中药志》:"能补虚弱,治跌打损伤,筋骨痛,伤寒热狂及湿热肿满,茎痛。"

③通淋,治黄疸。(《药学通报》8(4):190,1960)

④《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

复方①治肺炎:海金砂根、马兰根、金银花藤、抱石莲(均鲜品)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乙型脑炎:海金砂根一两,瓜子金五钱,钩藤根五钱,金银花藤一两,菊花一两(均鲜品)。水煎,加水牛角适量磨汁同服(如无水牛角,用石膏代替)。(《江西草药》)

③治急性胃肠炎:海金砂根三钱,水竹青一分。水煎服,日一剂。(《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④治传染性肝炎(黄疸型):鲜金沙根一至二两。煎服,一日二次分服。如用金沙根粉末,每次五分,一日三次;用温开水送服。如用甘蔗一段,荸荠五个,淡竹叶二钱,煎汤更好。(《浙江中医杂志》(1):23,1960)

⑥治乳痈:海金沙根七钱至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服后暖睡取汗。(《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⑥治小儿脱肛:海金沙根、瓜子草、芦竹笋、铁马鞭。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⑦治腮腺炎:鲜海金沙根一至二两(或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日二剂。(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

药材名称海金沙根

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Japanese Climbing Fern

别名蜈蚣、铁丝草、铁脚蜈蚣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Ophioglossum japonicum Thunb.]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根及根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4m。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纸质,两面均被细柔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12-20cm,宽10-16cm,小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温齿或不规则分裂,上部小叶无柄,羽状或戟形,下部小叶有柄;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与能育羽片相似,但有时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阔线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规则的小片。孢子囊生于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叶的齿及裂片顶端成穗状排列,穗长2-4mm,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环带侧生,聚集一处。孢子囊多在夏秋季产生。同属植物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Cav.)R.Br.的全草,在广东、广西民间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羽片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基部有关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灌丛中或路边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

性状1.性状鉴别 根茎细长,不规则分枝状,茶褐色,常残留有禾秆色细茎干。根须状,众多,黑褐色细长,弯曲不直,具细密的纤维根。质硬而韧,略有弹性,较难折断,断面淡黄棕色。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壁增厚木化,外被单细胞或多细胞非腺毛,黄棕色;厚壁组织细胞多角形、木化,外层6-7列厚壁细胞,较大,黑褐色,壁稍薄,内层厚壁细胞黄棕色,壁厚,层纹较密,孔沟明显;基本薄壁组织2-4列,细胞较小,切向椭圆形;原生中柱,外围以内皮层细胞1列,类长方形,排列整齐,胞腔内含黄色油状物,维管束鞘细胞1-2列,维管束周韧型,韧皮部狭窄,细胞较少,多角形,木质部由多数管胞级成,多角形,壁厚木化,壁沟较明显,管胞附近细胞中含淡黄色块状物。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排列整齐,外被非腺毛;壁稍增厚,木化或微木化,内层厚壁细胞5-6列,较少,壁厚木化;原生中柱,内皮层为6个半月形的细胞,维管束周韧型,木质部哑铃形,由多数管胞组成,直径5-27μm。

根茎粉末及解离组织:①厚壁细胞:横断面观呈类多角形;纵切面观多呈长棱形、纺棰形,末端渐尖或倾斜,少数呈类圆形或类三角形,有的略呈角状分枝,直径7-10μm,长49-170μm,壁厚薄不一,2-8μm,木化,层纹大多细密而明显,纹孔圆状点、短缝状,孔沟多稀疏。②管胞:主为梯纹管胞,直径12-65μm,多角棱状,各面梯纹孔多1列。③非腺毛:1-6个细胞,平直、弯曲或稍拐折,顶端细胞较长,有的下部细胞较大,上部细胞骤细,直径18-32(-55)μm,长120-690μm,壁薄,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④内皮层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类方形,垂周壁稍厚,微波状或弯曲,纵切面观细胞扁平,排列整齐,细胞内含黄棕色物或油滴状物。⑤淀粉粒:单粒圆形、椭圆形或广卵形,直径3-13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

鉴别薄层色谱:取海金沙草2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脱脂后,用95%乙醇提取至无色,回收乙醇,残渣加25ml乙酸乙酯溶解,再以2%碳酸氢钠液萃取至无色,萃取液浓缩至干,加95%乙醇定容至2ml,为点样液。另取咖啡酸标准品制备成对照品试液。分别取点样液、对照品液各10μl,分别点于聚酰胺薄膜上,以苯-甲醇-阔醋酸(45:20:6)为展开剂,展距13cm,置紫外灯下观察,斑点均呈蓝色荧光。

性味甘;淡;寒

归经肺;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肺炎;感冒高热;乙脑;急性胃肠炎;痢疾;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膀胱结石;风湿腰腿痛;乳腺炎;腮腺炎;睾丸炎;蛇咬伤;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肺炎: 海金砂根、马兰根、金银花藤、抱石莲(均鲜品)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②治乙型脑炎: 海金砂根一两,瓜子金五钱,钩藤根五钱,金银花藤一两,菊花一两(均鲜品)。水煎,加水』产角适量磨汁同服(如无水牛角,用石膏代替)。(《江西草药》)③治急性胃肠炎: 海金砂根三钱,水竹青一分。水煎服,日一剂。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④治传染性肝炎(黄痘型): 鲜金沙根一至二两。煎服,一日二次分服。如用金沙根粉末,每次五分,一日三次,用温开水送服。如用甘蔗一段,孽莽五个,淡竹叶二钱,煎汤更好。〔《浙江中医杂志》(l):23,1960〕⑤治乳痈: 海金沙根七钱至一两。 酒、水各半煎服。服后暖睡取汗。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⑥治小儿脱肛: 涵金沙根、瓜子草、芦竹笋、铁马鞭。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⑦治腮腺炎: 鲜海金沙根一至二两(或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日二剂。 (福建名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兴奋强壮剂。可补虚弱,治瘤咳。

2.《四川中药志》:能补虚弱,治跌打损伤,筋骨痛,伤寒热狂及湿热肿满,茎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辣蓼

    药材名称白辣蓼拼音Bái Là Liǎo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假长尾蓼、山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鬃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uyn

  • 常春卫矛

    药材名称常春卫矛拼音Chánɡ Chūn Wèi Máo英文名Hedera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常春卫矛的根、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

  • 无缝珠

    药材名称无缝珠别名吐血莲来源真菌类无孢霉群无缝珠Sclerotium sp.,以菌核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海拔500~900米高处的山坡地下,坡面多生密林,沿坡度走向蔓延生长,或沿树根而生,深度多在12~

  • 甲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甲香药材名称甲香拼音Jiǎ Xiānɡ来源为软体动物蝾螺科蝾螺Turbo cornutus Solander的掩厣。性味咸,平。功能主治和气清神,止痢。用于心腹满痛,下淋痔瘘,疥癣

  • 牛毛草

    药材名称牛毛草拼音Niú Máo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球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stylis barbata(Rotth.)Kunth[Scirpus barbata R

  • 狗屎花根

    《中药大辞典》:狗屎花根药材名称狗屎花根拼音Gǒu Shǐ Huā Gēn别名鸡爪参(《贵州民间方药集》),接骨草根(《全展选编·外科》)。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倒提壶的根。性味甘

  • 八宝镇心丹

    药材名称八宝镇心丹拼音Bā Bǎo Zhèn Xīn Dān别名大叶沿阶草、褐鞘沿阶草来源百合科八宝镇心丹Ophiopogon dracaenoides (Baker) Hook. f.,以

  • 毛杨梅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或结合栽培

  • 紫菀

    《中国药典》:紫菀药材名称紫菀拼音Zǐ Wǎn英文名RADIX ASTERIS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及根茎。

  • 毛药

    《中药大辞典》:毛药药材名称毛药拼音Máo Yào别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茄科植物十萼茄的全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