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狗肝

狗肝

《中药大辞典》:狗肝

药材名称狗肝

拼音Gǒu Gān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犬科动物

性味《医林纂要》:"甘苦咸,温。"

功能主治治脚气,下痢腹痛。

《本草拾遗》:"主脚气攻心,作生姜醋进之,当泄。先泄者勿服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复方①治下痢脐下切痛:狗肝一具,洗,细切,米一升,稀调煮粥,空腹点三两,合蒜吃,椒葱盐酱任性箸之。(《食医心镜》)

②治心风发狂:狗肝一具,硝石、黄丹各一钱半。上硝石、黄丹研匀,将狗肝批开,掺药在内,以麻缕缠缚,用水一升煮热,去麻,将肝药一顿细嚼,用煮肝药汁送下,不拘时侯。(《杨氏家藏方》黄石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狗肝

药材名称狗肝

拼音Gǒu Gān

英文名Dog's liver

别名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肝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皮,剖腹,取其肝脏,鲜用。

原形态家狗,狗是家畜之一。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的狗,体格匀称。鼻吻部较长,眼呈卵圆形,两耳或坚或垂。四肢科研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但爪不能伸缩。尾呈环形或镰刀形。狗为肉食性动物,因长期驯化的结果,已变为杂食性动物,其嗅觉与听觉都很灵敏,记忆力很强,奔跑迅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狗的繁殖每年1-2次,仔数因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2-3只,多至12只。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味甘;苦;咸;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降逆气;止泻痢;祛风止痉。主脚气攻心;下痢腹痛;心风发狂;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捣涂。

注意《中国动物药》:“曾有报道,炒食狗肝150g,即可引起中毒。主要中毒症状为剧烈头痛,厌食恶心,剧烈呕吐,头昏乏力;脸面皮肤鳞状脱屑。原因系狗肝富含维生素A所致。”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脚气攻心,作生姜醋进之,当泄。先泄者勿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花洋地黄

    药材名称毛花洋地黄别名毛花毛洋黄来源玄参科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 Ehrh.,以叶入药。化学成分叶含毛花洋地黄甙甲、乙、丙。毛花洋地黄甙丙经酶水解产生地毒甙(digoxin,C41

  • 大泡通皮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皮药材名称大泡通皮拼音Dà Pào Tōnɡ P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茎皮。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治未破

  • 白活麻

    药材名称白活麻别名活麻草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裂叶荨麻Urtica fissa Pritz.,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用

  • 蓼子草

    《中药大辞典》:蓼子草药材名称蓼子草拼音Liǎo Zǐ Cǎo别名小毛蓼(《种子植物名称》),小蓼子草、红蓼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细刺毛蓼的全草及根。开花期间采收。原形

  • 白饭树根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药材名称白饭树根拼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

  • 红大戟

    《中国药典》:红大戟药材名称红大戟拼音Hó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KNOXIAE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

  • 地菍根

    《中药大辞典》:地菍根药材名称地菍根拼音Dì Rěn Gēn别名地茄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8~12月采收。

  • 转心莲

    药材名称转心莲拼音Zhuǎn Xīn Lián别名西番莲、转子莲、转枝莲、时计草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 L.,以根、藤和果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 猪脾

    《中药大辞典》:猪脾药材名称猪脾拼音Zhū Pí别名联贴(《纲目》),草鞋底(《随意居饮食谱》)。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

  • 刺柄南星

    药材名称刺柄南星别名绿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来源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有毒。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