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盐匏藤

盐匏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盐匏藤

药材名称盐匏藤

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阳丹

来源胡颓子盐匏藤1. 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2. E. cuprea Rehd.,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湖北、湖南、四川。

性味酸、微甘,温。

功能主治温下焦,祛寒湿。主治小便失禁,外感风寒。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盐匏藤

药材名称盐匏藤

拼音Yán Páo Ténɡ

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阴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披针叶胡颓子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lanccolata 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披针叶胡颓子常绿灌木,高约4m。幼枝密被银白色和淡黄褐色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黄褐色;叶片革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4cm,宽1.5-3.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稀阔楔形,全缘反卷;侧脉8-12对,与中脉开展成45度角,网状脉在上面不明显。花淡黄白色,下垂,常3-5朵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花梗长3-5mm;花被筒圆形,长5-6mm,裂片4,宽三角形;雄蕊4,花丝极短或无;花柱直立,几无毛或疏生极少数星状柔毛。果实椭圆形,长12-15mm,密被褐色或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黄色,花期8-10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500m的山地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酸;微甘;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疏风止咳;温肾缩尿。主跌打骨折;劳伤;风寒咳嗽;小便失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槐枝

    《中药大辞典》:槐枝药材名称槐枝拼音Huái Zhī别名槐嫩蘖(《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嫩枝。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性味《纲目》:"苦,平,无毒。"功能主

  • 三尖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尖杉药材名称三尖杉拼音Sān Jiān Shān别名榧子、血榧、石榧、水柏子、藏杉、桃松、狗尾松、尖松、山榧树、白头杉、崖头杉、岩杉来源粗榧科粗榧属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

  • 省雀花

    药材名称省雀花拼音Shěnɡ Què Huā别名白克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的茎。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干粗直,秃净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叶环

  • 异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异叶鳞始蕨拼音Yì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Different-leaf Lindsaea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乐》。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异叶鳞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蹋菜

    药材名称蹋菜拼音Tà Cài别名乌塌菜、瓢儿菜、雪里青(《苏南种子植物》)。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塌棵菜的全草。原形态二年生草本,有时作一年生草本栽培,绿色,根粗

  • 金乌贼(海螵蛸)

    药材名称金乌贼(海螵蛸)拼音Jīn Wū Zéi英文名OS SEPIAE来源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

  • 栝楼皮

    《中药大辞典》:栝楼皮药材名称栝楼皮拼音Guā Lóu Pí别名栝楼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瓜壳(《四川中药志》)。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等的果皮。

  • 脆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脆骨风药材名称脆骨风别名碎骨风、吊钟花、鸡白柴、茶条树、羊脆骨、青皮木来源铁青树科脆骨风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

  • 六方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方藤药材名称六方藤别名方茎宽筋藤、翅茎白粉藤来源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六方藤Cissus hexangularis Thorel ex Planch.,以藤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秦皮

    《中国药典》:秦皮药材名称秦皮拼音Qín Pí英文名CORTEX FRAXINI别名梣皮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