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短柱梅花草

短柱梅花草

药材名称短柱梅花草

拼音Duǎn Zhù Méi Huā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Shrotstyle Parnassia

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短柱梅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nassia brevistyla (Brieg. ) Hand.- Mazz.

原形态短柱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8-25cm。基生叶薄纸质,叶柄长达4cm;叶片卵形状心形,长1-2.5cm,宽1-2cm茎生叶1片,卵状心形,比基生叶稍小或稍大,基部心形,半抱茎,全缘。花单生茎顶,白色,两性;萼片5,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多少与子房合生,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1-2cm,无流苏状细裂,先端浑圆或通常微凹;雄蕊5,与花瓣互生,退化雄蕊通常生于花瓣基部;药隔浅褐色,呈钻状,突出于花药之上,蕊间退化雄蕊由3浅裂过渡成不明显的凹凸;子房上位,心皮3,合生,侧膜胎座;花柱极短,先端3裂。蒴果。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陕西、湖北等地。

性状根茎块状,长约1.6cm,直径约6mm,表面褐色,有多数不定根。茎圆柱形,长3.5-32cm,直径1-2mm,深黄色或浅灰色。叶皱缩,深黄色或淡灰色,薄纸质。基生叶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心形,长1-2.5cm,宽0.8-2cm,叶柄长可达4cm;茎生叶1片,形似基生叶,较小,基部心形,半抱茎。花黄棕色,单生茎顶。气微,味甘。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肺、胃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发热;内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内伤出血,清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参

    药材名称岩参拼音Yán Shēn别名岩生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岩参的藤茎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pubicatulumC.DC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鲜用,茎去粗皮,切片,晒干。原形态

  • 乌毛蕨贯众

    药材名称乌毛蕨贯众拼音Wū Máo Jué Guàn Zhònɡ别名青蕨倪、大英雄、大蕨锯草、铁蕨、黑蕨猫、铁蕨黑蕨猫、黑狗脊、龙船蕨、大凤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

  • 岗梅根

    《中药大辞典》:岗梅根药材名称岗梅根拼音Gǎnɡ Méi Gēn别名百解(《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南宁市药物志》),点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星根(《广

  • 鲫鱼藤

    药材名称鲫鱼藤别名黄花藤来源萝藦科鲫鱼藤Secamone lanceolata Blume,以花、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主治瘰疬。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番石榴

    药材名称番石榴拼音Fān Shí Liu别名鸡矢果、拔子、番稔、花稔、番桃树、缅桃、胶子果来源桃金娘科番石榴属植物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以叶和果入药。春、夏采叶,秋季采

  • 苦蘵果实

    《中药大辞典》:苦蘵果实药材名称苦蘵果实拼音Kǔ Zhī Guǒ Shí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性味《扛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酸,无

  • 满山红油

    药材名称满山红油拼音Mǎn Shān Hónɡ Yóu英文名OLEUM RHODODENDRI DAURICI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

  • 酢浆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酢浆草药材名称酢浆草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性

  • 焦栀子

    药材名称焦栀子英文名FRUCTUS GARDENIAE PREPARATUS来源本品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薄而脆,内表面棕色,种子团棕色或棕褐

  • 假茼蒿

    药材名称假茼蒿拼音Jiǎ Tónɡ Hāo别名野茼蒿(《广州植物志》),冬风菜(《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革命菜的全草。夏季采收。一般以鲜用为佳。原形态一年生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