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紫玉簪根

紫玉簪根

《中药大辞典》:紫玉簪根

药材名称紫玉簪根

拼音Zǐ Yù Zān Gēn

别名玉簪花头(《重庆草药》)。

出处《品汇精要》

来源百合科植物玉簪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簪"条。

性味甘苦,平。

①《贵州民间草药》:"味微甘,性温,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甘微苦,性温平。"

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血崩,带下,痈疽,瘰疬。

①《品汇精要》:"患骨鲠,取根捣汁,以苇筒吹入喉内有效。"

②《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③《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止痛。"

④《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肿,牙龈痛,化骨哽,敷痈疽、瘰疬,乳肿。"

⑤《重庆草药》:"调气,和血,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复方①治胃痛:石玉簪根、红牛膝、牛毛细辛各二钱。煎酒服,每日早晚空腹时各服一次。(《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各种骨卡喉:鲜紫玉簪根二至三钱。捣烂,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紫玉簪根二两,猪瘦肉二两,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④治红崩白带:紫玉簪根、二百根各一把。炖肉吃。(《陕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玉簪根

药材名称紫玉簪根

拼音Zǐ Yù Zān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Blue plantainlily

别名玉簪花头

出处出自《品汇精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紫萼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ventricosa (Salisb.) Stearn[Bryocles ventricosa Salisb.;Hosta coerulea Tratt.]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玉簪,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柄长14-42cm,两边具翅;叶片卵形至卵圆形,长10-17cm,宽6.5-7cm,基部心形,具5-9对拱形平行的侧脉。花葶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后者长卵形,长1.3-4cm(多数长2-2.5cm)。总状花序,花梗长6-8mm,基部具膜质卵形苞片,苞片长于花梗,稀稍短于花梗;花紫色或淡紫色;花被筒下部细,长1-1.5cm,上部膨大成钟形,与下部近于等长,直径2-3cm;花被裂片6,长椭圆形,长1.5-1.8cm,宽8-9mm;雄蕊着生于花被筒基部,伸出花被筒外。蒴果圆柱形,长2-4.5cm,先端具细尖;种子黑色。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的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化东、中南、西南、陕西、河北。各地多有栽培。也有野生。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下骨鲠。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跌打损伤;胃痛;牙痛;吐血;崩漏;骨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普济方》:“不可近牙龈。”

复方①治胃痛: 石玉簪根、红牛膝、牛毛纲辛各二钱。煎酒服,每日早晚空腹时各服一次。 (《贵州民间药物》)②治各种骨卡喉: 鲜紫玉簪根二至三钱。捣烂,温开水送服。 (《江西草药》)③治跌打损伤: 紫玉簪根二两,猪瘦肉二两。水炖,服汤食肉。 (《江西草药》)④治红崩白带: 紫玉簪根、二百根各一把。炖肉吃。 (《陕西草药》)

各家论述1.《品汇精要》:患骨鲠,取根捣汁,以苇筒吹入喉内有效。

2.《分类草药性》:治崩症,牙痛。

3.《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止痛。

4.《四川中药志》:治吐血,咽喉肿,牙龈痛,化骨鲠,敷痈疽、瘰疬、乳肿。

5.《重庆草药》:调气,和血,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竻苋菜

    药材名称竻苋菜拼音Lè Xiàn Cài英文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苋科

  • 尖耳贯众

    药材名称尖耳贯众拼音Jiān ěr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大叶兰芝、大叶鲁基(《江西草药》),牛尾贯众(《贵州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耳贯众的根茎。全

  • 对节树根

    《中药大辞典》:对节树根药材名称对节树根拼音Duì Jié Shù Gēn别名小红米果根(《云南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根。秋季采挖。性味辛苦

  • 紫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藤药材名称紫藤拼音Zǐ Ténɡ别名藤萝来源豆科紫藤属植物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以茎皮、花及种子入药。夏秋采,分别晒干。性味甘、苦,温。有

  • 岩参

    药材名称岩参拼音Yán Shēn别名岩生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岩参的藤茎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pubicatulumC.DC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鲜用,茎去粗皮,切片,晒干。原形态

  • 煨姜

    药材名称煨姜来源将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洗净,鲜用,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和中止

  • 薜荔果

    药材名称薜荔果拼音Bì Lì Guǒ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称果实)

  • 猴骨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骨骼(酥炙或打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性

  • 小接骨丹

    药材名称小接骨丹拼音Xiǎo Jiē Gǔ Dān别名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落叶木质藤本。小枝光滑或偶有

  • 黑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乳菇药材名称黑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乳菇Lactarius picin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安徽。性味淡,温。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