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羚羊肉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

药材名称羚羊肉

拼音Línɡ Yánɡ Ròu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孟诜:"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

②《本草拾遗》:"主蛇咬,恶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羚羊肉

药材名称羚羊肉

拼音Línɡ Yánɡ Ròu

英文名Antelop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

原形态赛加羚羊,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长1-1.4m,体重雄兽为37-60kg,雌兽约29-37kg。头型较特别,耳廓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筒状,整个鼻子呈肿胀鼓起,故谓高鼻羚羊。雄羊具角1对,不分叉,角自基部长出后几乎竖直向上,至生长到整个角的1/3高度时,二角略向外斜,接着又往上,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向外,最后二角相向略往内弯。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环棱。角呈半透明状,内蜡色。整个体色呈灰黄色,但体侧较灰白。冬季时毛色显得更淡。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性喜干旱。以各种植物为食,如梭梭,蒿类、羽茅等。一般边食边行。

资源分布: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柔筋利骨;祛风解毒。主中风筋骨强急;恶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炙熟浸酒。

各家论述1. 孟诜: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

2.《本草拾遗》:主蛇咬,恶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鹤草

    药材名称老鹤草来源老鹤草Geraniumwilfordii Maxim的干燥带果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苦、为辛,平。归经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用法用量三钱至

  • 钉耙七

    药材名称钉耙七拼音Dìnɡ Pá Qī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功能主治治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复方①治气痞、肚

  • 小儿腹痛草

    药材名称小儿腹痛草拼音Xiǎo ér Fù Tònɡ Cǎo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etens

  • 湖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广草药材名称湖广草别名佛光草、小灯台、荔枝肾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蔓茎鼠尾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微苦、辛,平。功

  • 褐盖肉齿菌

    药材名称褐盖肉齿菌拼音Hè Gài Ròu Chǐ Jūn别名钟馗菌、地鸡、土菌、地蕈、杜蕈、獐头菌、獐头、钟馗、馗厨、獐子菌、牛腮巴菌出处1.潘之恒《菌谱》载:“钟馗菌即土菌也…&he

  • 苏土藁本

    药材名称苏土藁本拼音Sū Tǔ Gǎo Běn别名山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泽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um suaue Walter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张公鱼

    《中药大辞典》:张公鱼药材名称张公鱼拼音Zhānɡ Gōnɡ Yú别名七星鱼(薛德焴《系统动物学》),花财鱼(《中国动物图谱·鱼类》),花鯹鱼(《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木草》来源

  • 海非菜籽

    药材名称海非菜籽拼音Hǎi Fēi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小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lochin Maritimum L.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圆

  • 乌鱼刺

    药材名称乌鱼刺别名地茯苓藤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小叶菝葜Smilax microphylla C. H. Wright.,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 天花粉

    《中国药典》:天花粉药材名称天花粉拼音Tiān Huā Fěn英文名RADIX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