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芦子藤

芦子藤

《中药大辞典》:芦子藤

药材名称芦子藤

拼音Lú Zǐ Ténɡ

别名叶子兰、芦子兰(《云南中草药》),苎叶蒌、野胡椒(《广西药植名录》),大麻疙瘩(《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胡椒科植物麻叶胡椒全株。秋、冬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麻叶胡椒,又名:苎叶山药

攀援藤本。全体生不显着的短毛。单叶互生或对生,叶片卵圆形,长10~15厘米,宽4~9厘米,全缘或浅波状,基部歪斜,不对称。花小,为稠密细圆柱状的穗状花序。小浆果,不开裂,排列成稠密圆柱状的穗状体。

生境分部生于亚热带山野疏林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舒筋活络,温经利湿,行气止痛。治风湿,月经不调,胃痛,跌打损伤。"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流感,感冒,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芦子藤

药材名称芦子藤

拼音Lú Zǐ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Falsenettleleaf Pepper

别名叶子兰、芦子兰、、大麻疙瘩、,思茅野萎。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苎叶蒟和思茅胡椒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iper boehmeriaefolium(Miq.)C.DC.2.Piper szemaoense C.DC.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1.苎叶蒟 直立亚灌木。枝常无毛,干时有纵楼和疣状凸起。叶薄纸质,有密细腺点,形状多变,长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四状披针形,长12-23cm。,宽2.5-8cm,先瑞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偏斜不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上或在脉的基部被疏毛,间有两面无毛者,侧脉在宽的一侧3-4条,在狭的一侧2-3条,常有2对离基从中脉发出;叶柄长5-8mm,无毛或有时被疏毛;叶鞘长约为叶柄的一半。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10-15cm,总花梗长2-3.8cm;苞片圆形,具短柄,盾状,直径约1.2mm,无毛;雄蕊2枚,花药肾形,2裂,花丝短。雌花序长10-12cm;花序轴被撕裂状疏毛;苞片直径约lmm。浆果近球形,离生,直径约3mm,密集成长的柱状体。花期4-6月。

2.思茅胡椒攀援藤本。技有纵棱,密被租毛或毛脱落变稀疏。叶薄纸质,有密细腺点,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1-23cm,宽4-7cm,先端短尖至长渐尖,基部两侧不等,下面被毛较密,上面仅脉上被疏毛,叶脉通常8条,网脉明显,网眼大;叶柄短,长3-5mm,被粗毛。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约为叶片之半,长7-13cm,总花梗与花序轴均密被粗毛;苞片圆形,直径约1.7mm,雄蕊3;雌花序与雄花序近等长;子房离生,柱头4。浆果近球形,干时黄色,直径约3mm。花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谷、山顶、疏林或密林中。

2.生于密林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云南东南、西南和西北部。

2.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西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1)苎叶蒟茎枝稍弯曲,表面淡黄色,有纵棱和疣状突起。叶多皱缩,展平后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例10-22cm,宽2-7cm,基部偏斜,有密细腺点,侧脉5-7条,并有2对离基从中脉发出,网脉明显;叶柄较短,基部鞘状。有时可见穗状花序,较叶片稍短。气香,味辛辣。

(2)思茅胡椒茎技扭曲,具有粗毛茸。叶两面和叶柄均有毛茸。穗状花序长约为叶片之半,总花梗有密集毛茸。

化学成分苎叶蒟全株含胡椒碱(piperine),胡椒内酰胺(piperolactam)A、B、C及D,头花千金藤酮(cepharanone)B,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头花千金藤二酮(cephara-dione),头花千金藤二酮(cepharadione)B,去甲头花千金藤二酮(norcepharadione)B,2-羟基-4,5-二氧阿朴啡(2-hy-droxy-1-methoxy-4,5-dioxoaporphine)。

性味辛;温

归经肺;心;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除湿通络。主感冒风寒;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饮。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舒筋活络,温经利湿,行气止痛。治风湿,月经不调,胃痛,跌打损伤。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流感,感冒,痛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慈姑叶

    《中药大辞典》:慈姑叶药材名称慈姑叶拼音Cí G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叶片。性味①《本草图经》:"味甘微苦,寒,无毒。"②《重庆草药》:&q

  • 乌饭树

    药材名称乌饭树别名沙沙面、零丁子、南烛子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花含乌索酸、荭草素、

  • 圆叶南蛇藤茎

    药材名称圆叶南蛇藤茎拼音Yuán Yè Nán Shé Ténɡ Jīnɡ别名过山风、风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圆叶南蛇藤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kusanm Hayata

  • 短柄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根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ēn别名大藤菜、白花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rosthorn

  • 滑背草鞋根

    药材名称滑背草鞋根拼音Huá Bèi Cǎo Xié Gēn别名无茎栓果菊、光叶栓果菊、土蒲公英[广西]来源菊科滑背草鞋根Launaea acaulis (Roxb.)

  • 甜杏仁

    药材名称甜杏仁拼音Tián Xìnɡ Rén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

  • 蝶毛菌

    药材名称蝶毛菌拼音Dié Máo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革盖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olus hirsutus(Wulf.ex Fr.)Quel.[Trametes hi

  • 樱草根

    《中药大辞典》:樱草根药材名称樱草根拼音Yīnɡ Cǎo Gē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翠南报春的根及根茎。8~9月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翠南报春,又名:樱草、翠兰花、野白菜。多年生草本,高

  • 风箱树花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花药材名称风箱树花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花序。夏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

  • 少花腰骨藤

    药材名称少花腰骨藤别名红杜仲来源夹竹桃科少花腰骨藤Ichnocarpus oliganthus Tsiang,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筋骨疼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