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藜实

藜实

药材名称藜实

拼音Lí Shí

别名灰藜子、灰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藜的果实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nopodium album L.2.2.Chenopodium glauc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果实和种子,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茎直立,粗壮,具条棱,绿色或紫红色条纹,多分枝。叶互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为叶片长的1/2;下部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6cm,宽2.5-5cm,先端急尖或微纯,基部楔形,上面通常无粉,有时嫩叶的上面有紫红色粉,边缘有牙齿或作不规则浅裂;上部叶片披针形下面常被粉质。花小形,两性,黄绿色,每8-15朵聚生成一花簇,许多花簇集成大的或小的圆锥状花序,生于叶腋和枝顶;花被片5,背面具纵隆脊,有粉,先端微凹,边缘膜质;雄蕊5,伸出花被外;子房扁球形,花柱短,柱头2。胞果稍扁,近圆形,果皮与种子贴生,包子花被内。种子横生,双凸镜状,黑色,有光泽,表面有浅沟纹。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形态与藜极相似,但植株较小;植物体有粉,叶下面灰白色。花被片3-4,基部合生;雄蕊1-2,花丝不伸出花被。扁圆形的种子上有细点纹。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

2.生于农田、菜园、村舍附近或有轻度盐碱的土地上。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我国除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胞果五角状扁球形,直径1-1.5mm,花被紧包果外,黄绿色,顶端5裂。裂片三角形,稍反卷,背面有5棱线,呈放射状;无翅;内有果实1枚,果皮膜状,贴生于种子。种子半球形,黑色,有光泽,表面具浅沟纹。

显微鉴别 果横切面:果皮细胞以果柄痕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果皮由1列外向突出呈半球状细胞组成,外种皮为1列长方形的厚壁细胞;内种皮为1列黄褐色的薄壁细胞,含细小结晶;紧接内种皮为1列黄色色素层,外胚乳细胞多角形,含淀粉粒。内胚乳细胞包围在胚的,周围.含众多糊粉粒。

粉末特征:果皮表皮细胞不规则形.垂周壁强烈弯曲。种皮细胞多角形,黄褐色。内胚乳细胞方形或多角形,壁较厚,内含糊粉粒。(图3)胞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具蜂窝状网纹,细胞壁的平周壁纹饰呈半环状凸起。

化学成分种子含柳杉二醇(cryptomeridiol),8-α-乙酰柳杉二醇(8-α-ace-tocryptomeridiol)[1].

性味苦;微甘;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杀虫止痒。主小便不利;水肿;皮肤湿疮;头疮;耳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烧灰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铧头草

    《中药大辞典》:铧头草药材名称铧头草拼音Huá Tóu Cǎo别名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堇菜科

  • 鲇鱼

    药材名称鲇鱼拼音Nián Yú别名鲶鱼、胡子鲢、鲶巴郎、粘鱼来源鲱形目鲇科鲇鱼Parasilurus asotus (L.),以全鱼(除去内脏)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流域

  • 球花马蓝

    药材名称球花马蓝别名温大青、大青菜[浙江]来源爵床科球花马蓝Goldfussia pentstemonoides Ness[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es(Ness)T.A

  • 粗黄草

    药材名称粗黄草别名大黄草、黄草、密花石斛来源兰科粗黄草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咸,寒。功能主治滋阴

  • 筀笋

    药材名称筀笋拼音Guì Sǔ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筀竹的苗。原形态筀竹(《唐本草》),又名:桂竹(《本草图经》)。秆直立,高10~20米,直径3~8厘米,绿色,幼时被以白色蜡

  • 貒膏

    《中药大辞典》:貒膏药材名称貒膏拼音Tuàn Gāo别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

  • 酸枣根皮

    《中药大辞典》:酸枣根皮药材名称酸枣根皮拼音Suān Zǎo Gēn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枣仁"条。性味《陕西中草药》:

  • 金花树

    药材名称金花树拼音Jīn Huā Shù英文名Dunn Blastus别名山暗赤、谷皱草出处始载于《广西药植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du

  • 茨黄连

    药材名称茨黄连拼音Cí Huánɡ Lián别名十大功劳根(《植物名实图考》),土黄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土黄柏(《福建民间草药》),石黄连(《陆川本草》),刺黄连(

  • 臭威灵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威灵药材名称臭威灵别名大叶兔耳风、威灵仙[云南]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棉毛风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切碎晒干。性味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