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西洋菜干

西洋菜干

《中药大辞典》:西洋菜干

药材名称西洋菜干

拼音Xī Yánɡ Cài Gān

出处《生草药手册》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豆瓣菜全草。冬、春收采,晒干。

原形态豆瓣菜,又名:水芥菜、水蔊菜、水田芥。

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厘米。茎匍匐且漂浮,节节生根,多分枝。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4对,矩圆形或近圆形,顶端1枚较大,波状浅裂。花小,白色,具柄,为延长的总状花序;萼片4,短,扩展,基部平坦;花瓣4,成十字形排列,长于花萼。长角果具柄,长8~25毫米,圆柱形,扁平,有短喙。种子多数,卵形,褐红色。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水田或终年有水的浅沟、泽地。广东、上海等地有栽培。

药理作用富于维生素A,C,D,故有营养价值。种子还含芥子油,有强烈刺激性。其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肠杆菌之生长,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无作用。全草据云能干扰卵子着床及妊娠,国外有吃煮熟之西洋菜以通经、流产、避孕者。压榨之汁液可对抗兔、犬的烟碱中毒,为后者之拮抗剂。

功能主治《生草药手册》:"治肺病及肺热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亦可作蔬菜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西洋菜干

药材名称西洋菜干

拼音Xī Yánɡ Cài Gān

英文名Herb of Watercress

别名豆瓣菜、无心菜、西洋菜、水排菜、水生菜。

出处出自《生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豆瓣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

采收和储藏:春冬收采,晒干。

原形态豆瓣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cm。全珠光滑无毛。茎匍匐或浮水生,多分枝,节上生不定根。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片3-9枚,宽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先端一片较大;长2-3cm,宽1.5-2.5cm,先端有钝头或微凹,近全缘或呈浅波状,基部截平,小叶柄细而扁;侧生小叶与顶生的相似,基部不对称,叶柄基部成耳状,略抱茎。总状花序项生,花多数;萼片4,边缘膜质,基部略成囊状;花瓣白色,倒卵形或宽匙形,具脉纹,长约3-4mm,先端圆,基部渐狭成细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3.5mm,短雄蕊长约3mm;雌蕊1,子房近圆柱形,长4-4.5mm。长角果圆柱形而扁,长1.5-2cm;果梗在果轴上开展着生或向上微弯。种子每室2行,扁圆形或近椭圆形,红褐色,表面具稀疏而大的凹陷网纹。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

资源分布:栽培或野生于水中、水沟边、山涧河边、沼泽地或水田中。

性状性状鉴别 匍匐茎细长缠绕成团,节上有多数纤细的不定根,易断。叶多皱缩,奇数羽状复叶,小叶l-4对,小叶片宽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1枚较大,长2-3cm,全缘或波状,基部宽楔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叶柄基部下延成耳状,略抱茎。长角果圆柱形而扁,长0.8-2cm,宽1.5-2mm,先端有宿存的短花柱。种子扁圆形或近椭圆形,红褐色,有网状纹理。气微,味苦、辛。

化学成分全草含葡萄糖豆瓣菜素(gluconasturtiin)及维生素A、13、C,蛋白质,脂肪,糖类(葡萄糖,蔗糖,果糖),有机酸。还含挥发性成分:苯丙睛(phenylpropioni-trile),8-甲硫基辛睛(8-methylthiooctane nitrile), 9-甲硫基壬腈(9-methylth-iononane nitrile),3-丁烯腈(3-butenenitrile),7-甲硫基庚腈(7-methylthioheptanenitrile),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种子含芥酸(erucic acid),芥子油甙(glucosinolate)。

药理作用1.营养作用:富于维生素A,C,D,故有营养价值。

2.刺激性:种子还含芥子油,有强烈刺激性。

3.抑菌作用:其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肠杆菌之生长,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无作用。

4. 通经作用:全草据云能干扰卵子着床及妊娠,国外有吃煮熟之西洋菜以通经、流产、避孕者。

5.拮抗剂:压榨之汁液可对抗兔、犬的烟碱中毒,为后者之拮抗剂。

性味甘;凉;淡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凉血;利尿;解毒。主肺热燥咳;坏血病;泌尿系炎症;疔毒痛肿;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煮食。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珠

    药材名称石珠拼音Shí Zhū别名雾水葛、石珠仔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枝雾水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uzolzia zeylanica (L.) Benn. Var.microphyl

  • 白带草

    药材名称白带草拼音Bái Dài Cǎo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

  • 红山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山药药材名称红山药别名红孩儿、野红薯来源薯蓣科红山药Dioscorea glabra Rox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辛,平。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血,止痢。功能性子

  • 秃疮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秃疮花药材名称秃疮花拼音Tū Chuānɡ Huā别名秃子花、勒马回[陕西]来源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Fedde

  • 一颗血

    《中药大辞典》:一颗血药材名称一颗血拼音Yì Kē Xu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金雀花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细小,匍匐,节处生根,须根上有根瘤。3出复叶,叶

  • 鲤鱼目

    《中药大辞典》:鲤鱼目药材名称鲤鱼目拼音Lǐ Yú Mù别名鲤鱼眼睛(《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化学成分鲤眼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

  • 香樟根

    《中药大辞典》:香樟根药材名称香樟根拼音Xiānɡ Zhānɡ Gēn别名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樟科

  • 菰根

    《中药大辞典》:菰根药材名称菰根拼音Gū Gēn别名苽封(《淮南子》),菰蒋根(《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根茎及根。性味甘,寒。①《养生要集》:"味甘,平。&q

  • 鸡嗉子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嗉子果药材名称鸡嗉子果拼音Jī Sù Zǐ Guǒ别名山覆盆、野荔枝、山荔枝、鸡嗉子、癞鸡嗉来源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头状四照花Cornus capitata Wall.

  • 石蛇

    药材名称石蛇拼音Shí Shé别名蛇螺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螺科动物覆瓦小蛇螺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ulorbis imbricata(Dnuder)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上剥取,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