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雀榕根

雀榕根

《中药大辞典》:雀榕根

药材名称雀榕根

拼音Què Rónɡ Gēn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

功能主治治乳痈,干根五钱,酒水煎服;另用鲜叶加冷饭捣烂外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雀榕根

药材名称雀榕根

拼音Què Rónɡ Gēn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virens Ait.[F.wightana (Miq.)Benth.]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 5-17m。有板根或支柱根,幼时附生。叶互生;叶柄长1.5-6cm;托叶广卵形,长5-10cm,早落;叶片坚纸质,长椭圆形、长圆状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少有浅心形,长5-15cm,宽2-7.5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少有浅心形,全缘;基出脉3条,侧脉5-10对,在离叶缘网结,网脉两面不甚明显。隐头花序(榕果),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已落叶的小枝上,近球形,直径5-10mm,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干后表面有皱纹;基生苞片3枚,卵圆形,先端钝,大部分合成盘状;总花梗长3-4mm,纤细;雄花、瘿花、雌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着生于花序托近口部,少数,花被片4-5,线形,雄蕊1,花丝短;瘿花具梗,花被片3-4,花柱侧生,短于子房;雌花和瘿花相似,花被片4-5,花柱长于子房。瘦果,花柱延长。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山坡林中或河岸、溪边、村寨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干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白二丸果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果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eonia sinensis A.DC.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药材名称野丁香根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性味涩微苦,凉。

  • 万年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青药材名称万年青拼音Wàn Nián Qīnɡ别名斩蛇剑、冬不调草、铁扁担、九节连来源为百合科万年青属植物万年青Rohdea japonica (Thunb.)Roth.,以根

  • 大叶千里光

    药材名称大叶千里光别名松筋藤、滇南千里光来源菊科大叶千里光Senecio hoi Dunn,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腱挛缩,小儿

  • 鱼肠草

    药材名称鱼肠草拼音Yú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霞红灯台报春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eesiana Fo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 盐肤木皮

    药材名称盐肤木皮拼音Yán Fū Mù Pí别名盐麸树白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去掉栓皮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sis M

  • 污毛粗叶木

    药材名称污毛粗叶木别名铁骨银参来源茜草科污毛粗叶木Lasianthus hartii Thun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辛、微甘,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湿强筋,

  • 百部

    《中国药典》:百部药材名称百部拼音Bǎi Bù英文名RADIX STEMONAE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

  • 藏羚角

    药材名称藏羚角拼音Cánɡ Línɡ Jiǎo英文名Antelope angle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

  • 鸭脚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药材名称鸭脚艾拼音Yā Jiǎo ài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