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青兔耳风

青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兔耳风

药材名称青兔耳风

拼音Qīnɡ Tù ěr Fēnɡ

别名走马胎、青毛走马胎肺心草、罗汉草、血筋草

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红脉兔耳风Ainsliaea rubinervis Cha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止痛。用于风寒咳嗽,头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干品研粉,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及热症咳嗽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青兔耳风

药材名称青兔耳风

拼音Qīnɡ Tù ěr Fēnɡ

别名走马丹(《峨嵋药植》),紫背金牛、紫背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罗汉草、走马胎、土兔耳风、血筋草(《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脉兔耳风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60厘米。根茎匍匐,须根多,较长。叶基生,通常5~7;叶柄长约3~11厘米,有棕色绒毛;叶片卵状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尖,全缘或呈疏波状,基部心脏形,叶脉较显着,上面绿色,下面紫红色,两面及边缘皆具棕色绒毛。头状花序排列成长穗状花序。直径约10毫米;总苞圆管状,苞片质硬,多数,呈覆瓦状排列;管状花,两性,3或4朵;花冠5裂,裂片线形;雄蕊5,花药基部箭形。瘦果倒披针形,扁平而有纵线条;有多数白色羽状冠毛。花期秋季。果期翌年3~4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中山区及低山区的悬岩陡壁上或林边岩石上。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成都中草药》:"性温,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治风寒咳嗽,头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解毒,治咳,调经活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风寒咳嗽,风湿筋骨痛,头风;外用包敷痰症;能坠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咳嗽:青兔耳风加黄糖熬水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久年头风痛:青兔耳风,炖猪脑顶内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青兔耳风

药材名称青兔耳风

拼音Qīnɡ Tù ěr Fēnɡ

英文名Herb of Rednerve Ainsliaea

别名走马丹、紫背金牛、紫背草走马胎、土兔耳风、血筋草、罗汉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红脉兔耳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rubrinervis Chang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红脉兔耳风多年生草本,高约20-60cm。根茎匍匐,须根多数,稍长。叶基生;叶柄长3-11cm,具棕色绒毛;叶片卵状长椭圆形,长3-10cm,宽2-5cm,先端钝尖,全缘呀呈疏波状,基部浅心形,上面绿色,下面苍白,仅具紫红色的脉,两面及边缘皆具棕色绒毛。头状花序排列成长穗状花序;总苞圆筒状;苞片质硬,呈覆瓦状排列;管状花两性,3或4朵;花冠5裂,裂片线形;雄蕊5,花药基部箭形。唐果倒披针形,冠毛羽状,白色。花期秋季。果期翌年3-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区悬崖陡壁上或林边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瘀止痛。主风寒咳嗽;头风痛;牙痛;风寒湿痹;跌打瘀肿;深部脓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解毒,治咳,调经活血。

3.《四川中药志》:治风寒咳嗽,风湿筋骨痛,头风;外用包敷痰症;能坠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三七根

    药材名称白三七根拼音Bái Sān Qī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

  • 硬枝黑锁梅

    药材名称硬枝黑锁梅拼音Yìnɡ Zhī Hēi Suǒ Méi别名锁梅、钻地风,疏风草(《滇南本草》),黑锁梅(《植物名实图考》),红刺泡、紫茵(《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本

  • 木棉根

    《中药大辞典》:木棉根药材名称木棉根拼音Mù Miá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根或根皮。化学成分根含蛋白质、脂类、鞣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淀粉、胶质等

  • 红叶藤

    药材名称红叶藤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来源牛栓藤科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et. Arn.)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 小悬钩子

    药材名称小悬钩子别名莓子、覆盆子[青海]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石生悬钩子Rubus saxatilis L.,以全株及果实入药。夏秋采全株,晒干。夏末果实近成熟时,摘取果实,于沸水中微浸,捞出,晒干。

  • 玄精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玄精石药材名称玄精石拼音Xuán Jīnɡ Shí别名元精石、龟背玄精石、玄英石、银精石来源为年久所结的小形石膏,单晶或双晶晶体矿石。全年可采,除去泥土。性味咸

  • 大山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玄参药材名称大山玄参别名川玄参、土玄参、元参、安东玄参来源玄参科大山玄参Scrophularia kaku densi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性味苦、

  • 罗汉松实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实药材名称罗汉松实拼音Luó Hàn Sōnɡ Sh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原形态①土杉,又名:长青(《纲目

  • 鞘菝葜

    药材名称鞘菝葜拼音Qiào Bá Qiā出处《甘肃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春、秋采收。,除去须根茎基,洗净,切成薄片。原形态落叶、灌木或攀援藤本,高40~8

  • 黄杨木

    《中药大辞典》:黄杨木药材名称黄杨木拼音Huánɡ Yánɡ Mù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茎枝。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黄杨(《酉阳杂俎》),又名:山黄杨(《履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