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鳝鱼头

鳝鱼头

《中药大辞典》:鳝鱼头

药材名称鳝鱼头

拼音Shàn Yú Tó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别录》:"头骨烧之,止痢。""干蟮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

②《纲目》:"百虫入耳,烧,研,绵裹塞之。"

复方治小肠痈:鳝鱼头、蛇头、地龙头。烧灰酒服有效。(《集成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鳝鱼头

药材名称鳝鱼头

拼音Shàn Yú Tóu

英文名Finless eel head, Ricefield eel head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头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割取头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解毒杀虫。主消化不良;痢疾;消渴;痞积;脱肛;小肠痈;百虫入耳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粉,黄酒冲服,每次5g,每日3次。外用:适量,焙干研末,绵裹塞耳。

复方治小肠痈:鳝鱼头、蛇头、地龙头。烧灰酒服有效,(《集成方》)

各家论述1.《别录》:头骨烧之,上痢。干鳝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

2.《纲目》:百虫入耳,烧,研,绵裹塞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辣木通

    药材名称辣木通拼音Là Mù Tōnɡ别名山木通、大叶木通、小木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云南铁线莲的藤茎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yunnanensis Franch.采收和储

  • 《全国中草药汇编》:藕药材名称藕拼音ǒu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根状茎。秋冬采挖,多生用。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止渴除烦。用于热病烦渴,咯血,

  • 毛嘴签

    药材名称毛嘴签别名烧伤藤、节节藤来源鼠李科毛嘴签Gouanja javanica Miq.,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烧烫伤:鲜

  • 天葵草

    药材名称天葵草拼音Tiān Kuí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Nakedcaule Groundsel别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老鼠屎草、旱铜钱草、蛇不见出处出自《滇南本草》来源药材基

  • 罗锅底

    《中药大辞典》:罗锅底药材名称罗锅底拼音Luó Guō Dǐ别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

  • 绞股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绞股蓝药材名称绞股蓝拼音Jiǎo Gǔ Lán别名七叶胆、小苦药、公罗锅底来源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

  • 茄叶一枝蒿

    药材名称茄叶一枝蒿拼音Qié Yè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liouorum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鲈鱼

    《中药大辞典》:鲈鱼药材名称鲈鱼拼音Lú Yú别名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原形态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在

  • 野槟榔

    《中药大辞典》:野槟榔药材名称野槟榔拼音Yě Bīnɡ Lɑ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皮柯的花序。4~5月采收。原形态白皮柯,又名:猪栎。常绿乔木,高5~20米。小枝有褐色茸毛。叶

  • 杠板归

    《全国中草药汇编》:杠板归药材名称杠板归拼音Gànɡ Bǎn Guī别名蛇倒退、犁头刺、河白草、蚂蚱簕、急解素、老虎脷、猫爪刺、蛇不过、蛇牙草、穿叶蓼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Polygo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