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鸡毛菜

鸡毛菜

药材名称鸡毛菜

拼音Jī Máo Cài

别名冻菜渣渣、浅水藻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花菜科植物鸡毛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ladia tenuis Ok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藻体红紫色,软骨质,丛生,高5-15(-20)cm,主枝扁平,羽状分枝2-3次,较有规则,对生,也有少数互生,枝宽1-2mm,枝基部骤狭缩,末端钝尖,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枝略稀疏而长。髓部和皮层无明显界线,丝状细胞密集或散生于髓部,皮层中较少。四分孢子囊群先在末枝上形成圆斑,其后逐渐膨大成圆形,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方,向一面膨起,有一囊孔。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深紫红色,丛生,长5-15cm,软骨质。全体呈羽毛状。主枝扁平,有较规律的2-3次羽状分枝,多数呈对生。枝基部骤然收缩,顶端钝圆。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分枝较稀而长。小枝上有时有略膨大的囊果。

化学成分含多糖,丙酮酸(pyrnvic acid),3,6-脱水半乳糖(3,6-anhydrogalactose),琼脂,蛋白质,无机盐和胆甾醇(cholesterol)。

性味咸;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软坚化痰。主肺热痰结干咳;喉炎;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生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生藤药材名称生藤拼音Shēnɡ Ténɡ别名羊角藤、大花藤、须药藤来源为萝藤科须药藤属植物须药藤Stelmatocrypton khasianum (Benth.)Bai

  • 刺南蛇藤

    药材名称刺南蛇藤拼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

  • 单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根木药材名称单根木拼音Dān Gēn Mù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来源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

  • 美脉藁本

    药材名称美脉藁本拼音Měi Mài Gǎo Běn英文名Beauty Ligustic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美脉藁本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c

  • 臭常山

    药材名称臭常山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来源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

  • 红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云草药材名称红云草别名假地榕、红毛藤来源紫金牛科红云草Ardisia maclurei Merr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便血,

  • 秋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海棠药材名称秋海棠拼音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丸子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以块茎和果入药。夏秋采块茎;初冬采

  • 金背枇杷果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果拼音Jīn Bèi Pí Pá Guǒ英文名Fruit of Przewalsk Rhododendron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拉丁植

  • 猪髓

    《中药大辞典》:猪髓药材名称猪髓拼音Zhū Suǐ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脊髓或骨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寒。①《本草图经》:严寒。"②《纲目》:&

  • 龙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药材名称龙珠拼音Lónɡ Zhū来源茄科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x Sav.)Makino,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