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制茯苓丸

八制茯苓丸

药方名称八制茯苓丸

处方茯苓2斤半(须皮光结实者,去皮,打碎如枣核大,分为8制),黄耆6两(切片,水6钟,煎3钟,煮茯苓1分,干为度),肉苁蓉4两(酒洗,去筋,水6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人参6钱(水5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甘枸杞6两(水8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补骨脂5两(水8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何首乌半斤(用黑豆1升,煎水3斤,浸首乌,春秋2日,夏1日,冬3日,将浸过首乌豆汁煮茯苓如前),秋石4两(水3钟化开,煮茯苓如前),人乳半斤(煮茯苓如前)。

制法将制过茯苓放入石臼内捣为细末,用米筛筛过,上甑蒸熟,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壮筋骨,生心血,乌须发;女子滋颜色,暖子宫,调经气。主一切虚损。

用法用量生子者,每日早晚1服,每服40丸,盐汤送下,乌须明目,用滚白汤送下。

注意忌烧酒、犬肉。

摘录广嗣纪要》卷四

猜你喜欢

  • 桂苓五味甘草汤

    药方名称桂苓五味甘草汤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处方茯苓4两,桂枝4两(去皮),甘草3两(炙),五味子半升。功能主治青龙汤下

  • 苏子煎

    药方名称苏子煎处方苏子 白蜜生姜汁地黄汁杏仁各1.2升制法上五味,捣苏子为末,以地黄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又绞令味尽,去滓;熬杏仁令黄黑,治如脂,再以向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

  • 干葛羌活汤

    药方名称干葛羌活汤处方干葛、羌活、防风、白芷。功能主治外感风寒眩晕,身热无汗,恶寒拘紧,头痛身痛,时时胃眩,右脉浮紧,属阳明寒邪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凉血五根汤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凉血五根汤药方名称凉血五根汤处方白茅根30~60克瓜蒌根15~30克茜草根9~15克紫草根9~15克板蓝根9~15克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化斑。治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

  • 肥儿糕

    《青囊秘传》:肥儿糕药方名称肥儿糕别名茶糕(《青囊秘传》)。处方苏叶30克 苏梗30克 霜桑叶60克 茅术(炒)90克 广湘黄(炒)150克 楂炭150克麦芽(炒)150克 红茶叶60克 砂糖250~

  • 光明丸

    《寿世保元》卷六:光明丸药方名称光明丸处方生地黄白芷羌活独活甘草薄荷防风荆芥木贼甘菊花 草决明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连翘桔梗各15克 归尾川芎各9克制法上十九味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心火上冲,

  • 大麦芽散

    药方名称大麦芽散处方大麦芽(炒)1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腹胀闭结,膨闷气结,坐卧不安。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酒调下。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大红花丸

    药方名称大红花丸处方川大黄2两,红花2两,虻虫10个(去翅足)。制法上取大黄7钱,醋熬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血积聚症瘕,经络注滞。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后温酒下,1日3次。摘录《宣

  • 人参木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木香散药方名称人参木香散处方木香(不见火)、青皮(不去白),各三斤;姜黄、麦蘖(去土.炒),各五斤;甘草(炒)十一斤,蓬莪(刷洗)四斤,盐(炒)十一斤。炮制上为

  • 苏子粥

    药方名称苏子粥处方苏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苏子捣成泥,与南粳米、红糖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咳平喘,养胃润肠。适用于中老年人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