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气槟榔散

利气槟榔散

药方名称利气槟榔散

别名槟榔

处方槟榔1两,木香半两,芎?半两,诃黎勒皮1两,昆布1两(洗去咸味),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咽喉不利,胸膈气噎,不下饮食,腹中雷鸣,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槟榔散(《普济方》卷二○五)。

摘录《圣惠》卷五十

猜你喜欢

  • 茴香枳壳丸

    药方名称茴香枳壳丸处方枳壳(麸炒,去白)、茴香(微炒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满下虚,腹胁胀满,气不宜通。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米饮汤送下亦

  • 大麦煎散

    药方名称大麦煎散处方九肋鳖甲1两半,银州柴胡1两,秦艽1两,木香半两,川乌头半两,干漆1两,干葛1两,石菖蒲1两,宣连1两,官桂半两,黑附子半两,石斛1两,沉香1两。制法上锉细,如豆大。功能主治劳气,

  • 濡肠丸

    药方名称濡肠丸处方威灵仙、黑牵牛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少阴病,无热寒强,大便累日不通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三

  • 白银锭子

    药方名称白银锭子处方白芷3两,白矾1两。制法上为细末,铁勺熔成饼,再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去火毒,为末,用面糊和为锭子成条。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插入漏内,直透里痛处为止。每日上3次,至7日为止,至9

  • 导赤地榆汤

    药方名称导赤地榆汤处方地榆1钱半,当归身(酒洗)1钱半,赤芍药(炒)1钱,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槐花(炒)1钱,阿胶珠8分,荆芥穗8分,甘草(炙)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赤痢及血痢。

  • 升麻黄芪汤

    药方名称升麻黄芪汤处方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滑石10克,升麻8克,柴胡8克,甘草5克,石菖蒲5克,竹叶2克。功能主治益气升提,利水通窍。主气虚下降。(前列腺肥大)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香茸丸

    《世医得效方》卷五:香茸丸药方名称香茸丸处方嫩鹿茸(草火燎去毛,酥炙黄)肉豆蔻(火煨)生麝香(另研)制法上为末,白陈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久泻不止,身体虚弱,骨立不能食,每次饮酒即

  • 补火解郁汤

    药方名称补火解郁汤处方熟地30克山药15克巴戟天15克肉桂1.5克杜仲15克 薏仁15克功能主治主水郁证。遇寒心痛,腰腹沉重,关节不利,艰于屈伸,有时厥逆,痞坚腹满,面包黄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四

  • 天仙藤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天仙藤散药方名称天仙藤散处方天仙藤、青蒿子(炒)、桑白皮(炒)、香附子(炒)、荆芥穗、前胡(生姜汁制.炒)、柴胡、桔梗、麻黄(去根.节)、苍术(炒)、干葛、陈皮,各

  • 三圣丸

    药方名称三圣丸处方威灵仙(净洗去土,焙干)150克干姜60克(炮制)乌头60克(炮制,去皮、脐)制法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老人夏月腰膝冷痛。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用温姜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