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黄耆建中汤

加味黄耆建中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白芍药各6克当归4.5克人参白术黄根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饴糖10毫升大枣2枚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2钱,白芍药2钱,当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麻黄根1钱,牡蛎粉1钱,官桂5分,饴糖1匙,大枣2枚。

功能主治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煎至8分,食远温服。

摘录《准绳·伤寒》卷七

猜你喜欢

  • 槐香散

    药方名称槐香散别名万金散处方槐花(不拘多少)。制法上火烧存性,研细,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万金散(《普济方》卷一八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 红椒丸

    《普济方》卷一六○:红椒丸药方名称红椒丸处方川椒1两,干姜1两,款冬花1两,紫菀1两,礜石半两,附子半两,细辛半两,皂角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咳,恶寒。用法用量每服20粒

  • 茯苓泽泻汤

    《金匮要略》卷中:茯苓泽泻汤药方名称茯苓泽泻汤处方茯苓25克泽泻12克桂枝6克白术9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纳泽泻,再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

  • 益母汤

    药方名称益母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姜汁炒)条芩陈皮香附(醋炒)阿胶(蛤粉炒)各3克 益母草白术(去芦)各4.5克玄参蒲黄(炒)甘草各1.2克功能主治养血清火,理气调经。治妇人血崩属于血虚有火

  • 铅丹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铅丹散药方名称铅丹散处方铅丹胡粉各15克栝楼根甘草各75克泽泻石膏赤石脂白石脂各37.5克制法上八味,研为细末,过筛。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次2克,用温开水送下,一日三次

  • 滑石藿香汤

    药方名称滑石藿香汤处方飞滑石3钱,白通草1钱,猪苓2钱,茯苓皮3钱,藿香梗2钱,厚朴2钱,白蔻仁1钱,广皮1钱。功能主治滞下红白,舌色灰黄,渴不多饮,小溲不利。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摘录

  • 桃花隔纸膏

    药方名称桃花隔纸膏处方松香功能主治治久患臁疮。用法用量用上好透明松香,水煮,随换水,煮数十次,以色白味不涩苦为度。研细,入上飞丹十分之四,再研匀。用猪板油去膜切碎,用药捣匀,摊油纸上,作隔纸膏,上针刺

  • 内消瘰疬丸

    药方名称内消瘰疬丸处方夏枯草240克玄参青盐各150克海藻川贝母薄荷叶天花粉海蛤粉白蔹连翘(去心)熟大黄生甘草生地黄桔梗枳壳当归消石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痰凝气滞所致的

  • 椒盐散

    《医统》卷六十四:椒盐散药方名称椒盐散处方川椒、荜茇、薄荷、荆芥穗、细辛、朝脑、青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牙痛,用清凉药不效或反甚者。用法用量《景岳全书》本方用法:或煎汤漱之亦可。摘录《医统》卷

  • 朗明汤

    药方名称朗明汤处方枳实1分,厚朴1分,牡蛎7分,白术7分,栀子3分,黄连3分,竹茹3分,石膏3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遗精久不止,盗汗,五心烦热。用法用量水煎,顿服。摘录《名家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