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升阳补气汤

升阳补气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气汤

处方厚朴(姜制)1.5克升麻羌活白芍独活防风甘草(炙)泽泻各3克 生地黄4.5克柴胡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耐寒热,饭后昏闷,怠情困倦,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大温服。

腹胀,加厚朴;腹中似硬,加砂仁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猜你喜欢

  • 益志汤

    药方名称益志汤别名益智汤(《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鹿茸(酥涂炙,去毛)巴戟(去心)熟干地黄(酒浸)枸杞子苁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去皮、脐,炮)桂心(不焙)山茱萸白芍药防风(去叉)甘草(炙)

  • 柴胡百合汤

    《伤寒六书》卷三:柴胡百合汤药方名称柴胡百合汤处方柴胡、人参、黄芩、甘草、知母、百合、生地黄、陈皮。功能主治伤寒愈后,昏沉发热,渴而错语失神,及百合劳复。用法用量水2钟,加大枣1枚,生姜3片,槌法醋煮

  • 糖煎散

    药方名称糖煎散处方龙胆草 汉防己大黄(微煨)荆芥穗赤芍药当归(洗,焙)甘草(炙)防风(去芦头)各30克 山栀子仁15克川芎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热毒气,上攻眼目,赤肿疼痛,视物不明,隐涩难开

  • 滋阴清热化瘀汤

    药方名称滋阴清热化瘀汤处方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化瘀。主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 消瘀饮

    药方名称消瘀饮处方当归芍药 生地黄桃仁红花苏木大黄(后下)芒消(后下)甘草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瘀血腹痛。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入大黄煎,再入芒消,温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 化风清上沐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化风清上沐方药方名称化风清上沐方处方南薄荷2钱,防风1钱5分,白芷2钱,粉葛1钱5分,炒蔓荆2钱,川芎2钱,桑叶1钱。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止痛。主头痛偏于前额。用法用量水煎,沐之。摘

  • 茺蔚粥

    药方名称茺蔚粥处方茺蔚叶。功能主治疳气瘦弱,下利白脓,久而不愈。用法用量煮粥食之;或取汁饮亦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 定命饮

    《直指小儿》卷二:定命饮药方名称定命饮处方圆白半夏(生)1分,茯苓1分,木香1分,老生姜(切片,干)1分,白术半分,甘草(炙)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慢惊,吐泻困重,欲传慢脾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

  • 三白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白散药方名称三白散处方白牵牛二两,桑白皮(微炒)、白术、木通(去节)、陈皮(去白),各半两。炮制上捣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常

  • 灵姜饮

    药方名称灵姜饮处方生姜4两(和皮捣汁1碗)。功能主治脾胃聚痰,发为寒热。用法用量夜露至晓,空心冷服。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六引《澹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