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滞汤

导滞汤

《会约》卷十四:导滞汤

药方名称导滞汤

处方香附(酒炒)2钱,玄胡(炒)1钱5分,归尾2-3钱,木香4分,泽泻1钱半,红花(炒黄)1钱,淮牛膝(酒炒)1钱5分,桃仁(去皮)1钱5分,苏木1-2钱。

功能主治妇人经期,血因气滞而停,瘀积作痛,拒按属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服。

火盛内热,血燥切痛者,加炒栀子2钱;微热者,加白芍1钱半;瘀极而大便燥结者,加大黄2-3钱,不应,加芒消、蓬术;寒凝作痛,加肉桂1-2钱,或吴茱萸1钱。

注意以上诸证,必实见其有滞无虚,方可用之;若或兼虚,勿行g伐,以伤脾肾;血通瘀下,停药,勿得过服。

摘录《会约》卷十四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导滞汤

药方名称导滞汤

处方四物加蒲黄(生)、甘草梢、泽兰叶、姜皮牛膝红花瞿麦陈皮

功能主治祛瘀利水。主妇人产后污血阻滞,溺窍不通,以致淋沥。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玉案》卷三:导滞汤

药方名称导滞汤

处方黄芩(酒炒)3钱,黄连(酒炒)3钱,木香3钱,当归1钱5分,赤芍1钱5分,槟榔1钱5分,山楂1钱5分,大黄3钱。

功能主治初痢脓血,赤白混杂,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热服。

摘录《玉案》卷三

医方集解》:导滞汤

药方名称导滞汤

别名导气汤

处方芍药汤去桂、甘草,加枳壳

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而兼渴者。

摘录医方集解

《幼科直言》卷五:导滞汤

药方名称导滞汤

处方大黄厚朴槟榔陈皮甘草青皮、归尾、白芍(酒炒)。

功能主治小儿腹痛有外证初愈,而积滞未行,元气未亏,大便不通,或燥结,唇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牛黄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猜你喜欢

  • 天南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天南星丸药方名称天南星丸处方天南星5Q0克(每个重30克上下,用温汤浸洗,刮去里外浮皮并虚软处令净,酒浸一宿,用桑柴火蒸,不住添热汤,令釜满甑内气猛,更不住洒酒,常令药润,七

  • 清上散

    药方名称清上散处方川郁金甘草北桔梗天花粉干葛薄荷叶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儿胎热,眼睛肿赤,粪色稠黄,肚热啼哭,及身上红肿;或头顶生疮疖,耳出脓汁。用法用量上为末,入蜜拌匀。白开水送下0.9~3克。再用艾叶

  • 柴苓清热汤

    药方名称柴苓清热汤处方茯苓1钱,柴胡1钱,知母1钱,人参1钱,天花粉8分,甘草5分,白芍1钱2分,黄芩1钱2分。功能主治虚损,手心、足心发热。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食远服。摘录《玉案》卷三

  • 龙肝膏

    药方名称龙肝膏处方伏龙肝1两,生地汁3合,麦冬汁3合,小蓟汁3合,藕汁3合,姜汁1合。制法入蜜半匙,慢火熬成膏。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匙。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附子涂敷方

    药方名称附子涂敷方处方附子1枚(捣末),鲫鱼1个(去肚肠)。制法上将附子末纳鱼肚中满,以泥固济,炭上火烧通赤,取出去泥,研细为末。功能主治漏疮昼开出脓,夜复合。用法用量冷敷疮口内,1日3-5次。以愈为

  • 官青方

    药方名称官青方处方苏梗1钱,杏仁3钱,苏子3钱,郁金3钱,前胡2钱,薄荷1钱,栀子1钱,连翘1钱,半夏2钱,海石1钱,瓜蒌3钱。功能主治咳嗽吐血不止,痰黄气结。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 马蔺子散

    《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马蔺子散药方名称马蔺子散处方马蔺子1升(熬),地榆根皮8分,厚朴(炙)8分,熟艾8分,赤石脂1升,龙骨10分,茯苓10分,当归10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赤白痢,腹内疠痛

  • 恶实膏

    药方名称恶实膏处方恶实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免患眼疾。主用法用量蜜调贴囟门上。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

  • 桔梗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桔梗散药方名称桔梗散处方桔梗30克(去芦头)知母30克柴胡30克(去苗)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0克(去芦头)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郁李仁

  • 光明砂丸

    药方名称光明砂丸处方光明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古子花半两,雄黄半两(细研),槟榔3枚,桃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金箔30片(细研),紫石英半两(细研,水飞过),远志1分(去心)。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