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疏风散

疏风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疏风散

药方名称疏风散

处方牵牛子(微炒)30克大黄(锉,炒)30克槟榔15克(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0克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理气通便。治三焦气约,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蜜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仁斋直指》卷十五:疏风散

药方名称疏风散

处方枳壳(制)15克防风羌活独活槟榔白芷威灵仙蒺藜(炒赤,去刺)麻仁杏仁(汤洗,去皮、尖,炒,另研)甘草(炙)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毒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7.5克,加生姜5片,蜜5~10毫升,用水220毫升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疏风散

药方名称疏风散

处方防风荆芥薄荷黄芩甘草赤芍归尾 灯心 白蒺藜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治酒皶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三仙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仙丹药方名称三仙丹别名长寿圆处方川乌头一两(生.去皮.作骰子块.用盐半两.同炒黄色.去盐),茴香(净称三两.炒令香透),苍术二两(米泔浸一宿.刮去皮.切碎.取葱白

  • 二六丸

    药方名称二六丸处方白术5钱,白芍3钱,砂仁3钱,半夏3钱,当归3钱,桃仁2钱,黄连2钱,神曲2钱,陈皮2钱,吴萸1钱半,人参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服。功能主治气血俱虚,挟食积痰火心痛。用

  • 加味当归散

    《幼幼集成》卷四:加味当归散药方名称加味当归散处方当归1钱5分,吴茱萸3分,青化桂5分,正川芎5分,黑姜炭5钱,南木香5分,小茴香1钱,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小儿受寒湿之气,小腹绞痛,外肾红肿,并腹痛啼

  • 麋角既济丸

    药方名称麋角既济丸处方麋角1具(净水浸三日,刮去粗皮,镑为屑,盛在瓮瓶内,以牛乳浸一日,乳耗更添,直候不耗;于角屑上乳深二指以来,用大麦,只看瓶器大小,临时安顿甑内,约厚10厘米,上置瓶,更用大麦周延

  • 金不换丸

    《普济方》卷一五九引《经验良方》:金不换丸药方名称金不换丸处方天南星(半炮半生)、半夏(半炮半生)、白矾(半生半枯)、皂角(半烧存性,半生去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

  • 二仁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八:二仁丸药方名称二仁丸处方杏仁(去皮、尖,面炒黄)麻仁(别研)枳壳(去瓤,面炒为末)诃子(炒,去核,为末)制法上药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致

  • 二十四味风流饮

    药方名称二十四味风流饮别名二十四味风胜饮处方防风、荆芥、连翘、白芷梢、归尾、川芎、赤芍、黄芩、黄连、栀子、地骨皮、五加皮、白鲜皮、木通、木瓜、苦参、金银花、皂角刺、薏苡仁、蝉退、僵蚕、黄柏、白蒺藜、甘

  • 黄芩升麻汤

    药方名称黄芩升麻汤处方干葛、芍药、升麻、甘草、黄芩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寒暄不时,乍暖脱衣,及暴热之次,忽变阴寒,身体疼痛,头痛如石。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九

  • 乌龙丹

    药方名称乌龙丹处方真川乌(生,去皮、脐)好五灵脂各60克制法上药研末,入脑、麝1.5克同研,滴水为丸,如小弹子大,阴干。功能主治治诸风瘫痪,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用法用量每服1丸,先用姜汁研开,次用好酒

  • 祛风除湿汤

    药方名称祛风除湿汤处方当归(酒洗)3克川芎2.5克橘红3克赤芍药3克半夏(姜制)3克苍术(米泔制)片术各3克 白茯苓3克乌药3克枳壳3克桔梗2.5克黄连(酒炒)3克黄芩(酒炒)3克白芷2.7克防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