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痛经宝颗粒

痛经宝颗粒

药方名称痛经宝颗粒

处方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的含糖颗粒,或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无糖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上九味,肉桂木香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红花等七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各半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80℃),放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4(80℃)的清膏。取清膏,加蔗糖、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或取清膏,加辅料适量,制成无糖颗粒,干燥。喷入上述挥发油的乙醇溶液,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血瘀,妇女痛经,少腹冷痛,月经不调,经色暗淡。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于月经前一周开始,持续至月经来三天后停服,连续服用三个月经周期。

规格每袋装 (1)10g(2)4g(无糖型)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和胃汤

    《临证医案医方》:和胃汤药方名称和胃汤处方谷芽15g,麦芽15g,神曲9g,焦鸡内金9g,焦山楂9g,陈皮9g,枳壳6g,苏梗6g,桔梗6g,莱菔子9g,佩兰9g,藿香6g,甘油6g。功能主治和胃理气

  • 下甲丸

    药方名称下甲丸处方下甲(即龟版)150克 侧柏45克香附90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阴虚气滞,胸闷发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引丹溪

  • 百合丹

    《幼幼新书》卷六引张涣方:百合丹药方名称百合丹别名百合丸处方桑根白皮半两,木通半两,川朴消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半两,川大黄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百合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

  • 大凤髓丹

    《元戎》卷十:大凤髓丹药方名称大凤髓丹处方黄柏(炒)2两,缩砂1两,甘草半两,半夏(炒)2钱5分,木猪苓2钱5分,茯苓2钱5分,莲花蕊2钱5分,益智仁2钱5分。制法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固真元

  • 清肺化痰健脾汤

    药方名称清肺化痰健脾汤处方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健脾。主痰热壅肺,脾

  • 黄绢汤

    药方名称黄绢汤处方生丝黄绢1尺(剪碎),白丹皮1钱,白及1钱。功能主治产伤膀胱,不能小便,渗湿苦楚。用法用量同煎至绢烂如饧,空心顿服,不得作声。摘录《慈幼新书》卷首

  • 固本十补丸

    药方名称固本十补丸处方熟地8两(锅刀切块,酒水各半煮烂,捣烂,入药),山茱萸肉5两(酒拌,蒸,晒干,炒),怀山药6两(炒黄),白茯苓4两(人乳拌,晒干,焙),淮牛膝4两(淡盐酒拌,晒干,炒),厚杜仲3

  • 理气化痰汤

    药方名称理气化痰汤处方人参2钱,黄耆4钱,归身2钱,白芍1钱5分,茯苓2钱,白术2钱,炙甘草4分,熟地4钱,川芎8分,肉桂8分。功能主治气虚中痰,无故身倒,肉跳心惊,口不能言,足不能动,痰声如雷。用法

  • 炒面粥

    药方名称炒面粥处方炒面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功能主治温中止痢。用于寒湿下痢腹部冷痛,兼强气力,补五脏。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粥谱》

  • 五黄散

    药方名称五黄散别名五黄膏(《袖珍方》卷三)。处方黄柏黄连黄芩黄丹大黄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每用3克,水蜜调成膏,摊在绢花子上。功能主治治目赤。用法用量随目赤贴于同侧太阳穴上。摘录《御药院方》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