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枝膏

百枝膏

普济方》卷三七二引《直指小儿》:百枝膏

药方名称百枝膏

处方人参1钱半,防风1钱半,天麻1钱半,茯神1钱半,酸枣仁1钱,琥珀1钱,石菖蒲1钱,麝香少许,白附子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大。

功能主治安心宁神。主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百枝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二引《直指小儿》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百枝膏

药方名称百枝膏

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防风(去芦头)1两,天麻1两,麦门冬(汤浸,去心,焙干)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石菖蒲半两,朱砂2钱(别研),麝香1钱(别研)。

制法除朱、麝外,同为细末,后人朱、麝研匀,炼蜜为丸,每1两分作40丸。

功能主治安心神,镇惊悸。主小儿禀赋怯弱,易感惊邪,心神恍惚,睡眠不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百枝丸”。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猜你喜欢

  • 蒿皮四物汤

    药方名称蒿皮四物汤处方生地9克 北沙参炙鳖甲各6克 归身白芍青蒿各3克地骨皮4.5克 丹皮2.4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软坚散结。治风火窃,阴虚潮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笔花医镜》卷三

  • 定痛当归散

    药方名称定痛当归散别名定痛散处方当归2两,川芎2两,赤芍药2两,白芍药2两,熟地2两,羌活2两,独活2两,牛膝2两,续断2两,白芷2两,杜仲2两,川乌(炮)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肉桂1两,南木香5

  • 白英清喉汤

    药方名称白英清喉汤处方白英30克,龙葵30克,蛇莓24克,半枝莲24克,猕猴桃根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壅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裘渊英方

  • 聚宝膏

    药方名称聚宝膏处方朱砂2两,犀角屑1分,西琥珀1分,玳瑁1分,南硼砂1钱,龙脑1钱,牛黄半钱,麝香半钱,人参3分,茯苓3分,紫河车2两,甘草(生)1两,银箔5片(研),茯神1分,珍珠1分。制法上为细末

  • 八味降压汤

    药方名称八味降压汤处方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功能主治清肝熄风,活血散瘀。主肝经热盛,痰浊中阻。用法用量水煎

  • 莱菔膏

    《得效》卷十三:莱菔膏药方名称莱菔膏处方皂角(不蛀者,炙去皮子),萝卜(如无,以子代之)。制法上以皂角为末,以萝卜同酽醋研。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噤口风。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萝卜膏

  • 定喘汤

    《扶寿精方》:定喘汤药方名称定喘汤别名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处方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款冬花桑皮(蜜炙)各9克 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杏仁(去皮、尖)

  • 肿节风片

    药方名称肿节风片来源为肿节风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微涩。炮制取肿节风3125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干燥成干浸膏,

  • 久痢丹

    药方名称久痢丹处方椿皮(醋炒)5千克 广木香黄连白术(麸炒)茯苓(去皮)枳壳(麸炒)甘草各250克当归尾500克 野党参(去芦)250克厚朴(姜制)500克鸦胆子仁30克制法共为细粉,凉开水泛小丸,每

  • 儿疟饮

    药方名称儿疟饮处方槟榔1钱,草果1钱,半夏1钱,贝母1钱,柴胡1钱,黄芩1钱,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内有食积痰饮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三引《集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