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应丸

神应丸

内外伤辨》卷下: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黄蜡60克巴豆杏仁百草霜干姜各15克丁香木香各6克

制法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滓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磨麻油15克,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等药末,研匀,搓作挺子,油纸裹了旋丸用。

功能主治治内伤生冷,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经验方》: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黄连60克(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吴茱萸(净)60克罂粟壳30克(去筋、木,十分净,炒黑色)木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胨仓米粉同好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泻肠鸣腹痛,赤白痢,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经验方

《医略六书》卷十九:神应丸

药方名称神应丸

处方大黄90克(酒浸,九制)人参18克鳖甲60克(生醋炒)当归60克桃仁60克(去尖)生地120克黄芩30克甘草18克

制法捣为细末,韭汁糊丸,每丸9克,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干血痨。干血内结,瘀热不化,郁久成痨,男子则遗精,女子则不育,脉涩沉数。

用法用量经闭者,红花酒下2丸,骨蒸者,地骨皮,咳嗽者,桑白皮,并俱用童便煎净汁送下1丸。

备注方中大黄荡热启闭,酒制引入血分以通经;人参扶元补气,生用少佐诸药以助力;鳖甲桃仁散结破坚;甘草缓冲州之气;黄芩清内伏之热;当归养血活血,助生地以滋新血;丸以韭汁开血结,衣以朱砂宁心神,配合成方,共奏活血化瘀之功。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九

猜你喜欢

  • 百一膏

    药方名称百一膏处方莨菪子1合,乌麻油1大升,乱发1拳许(灰汁净洗),黄丹4两,蜡1两,绯帛子1方寸,松脂桃许大,丁香2-7枚,曲头棘针2-7枚(破之),印成盐7枚(破),柴胡1斤(末),紫菀1斤,驴耳

  • 大慎火草散

    药方名称大慎火草散处方慎火草2两,白石脂2两,鳖甲(炙)2两,黄连2两,细辛2两,石斛2两,芎?2两,干姜2两,芍药2两,当归2两,熟艾2两,牡蛎(熬)2两,禹余粮2两,桂心1两,蔷薇根皮4两,干地黄

  • 菟丝子粥

    药方名称菟丝子粥处方菟丝子30~60克(鲜者可用60~1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或用新鲜菟丝子捣烂,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补肾

  • 天麻防风圆

    药方名称天麻防风圆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干蝎(炒),各半两;天麻(去苗)、防风(去苗)、人参,各一两;朱砂(研飞)、雄黄(研)、麝香(研)、甘草(炙),各一分;牛黄一钱。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

  • 解疮散

    药方名称解疮散处方赤芍药半两,白芍药半两,木鳖子仁1两,当归1两,甘草1两,大黄汁1两,黄芩2钱半,防风2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虚热壅,或失饥冒暑,风热上壅,耳内闭痛,脓血流出。用法用量每服5钱

  • 白杨皮散

    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千金》卷六:白杨皮散药方名称白杨皮散处方白瓜子仁5分,白杨皮2分,桃花4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令皮肤白。主面与手足黑。用法用量食后服方寸匕,日3次。30日面白,50日手足俱

  • 姜茶乌梅饮

    药方名称姜茶乌梅饮处方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 绿茶6克 红糖适量制法绿茶、生姜、乌梅肉切碎共放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再入红糖。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痢消食,温中。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

  • 益胃升阳汤

    药方名称益胃升阳汤别名升阳益胃汤(《仁术便览》卷四)。处方柴胡升麻各1.5克 炙甘草当归身(酒洗)陈皮各3克人参(去芦)炒神曲各4.5克黄耆6克白术9克 生黄芩少许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养血调经。治妇人经

  • 护首汤

    药方名称护首汤处方川芎5钱,当归1两,白芷3钱,郁李仁3钱,天花粉3钱,蔓荆子1钱。功能主治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一时暴发,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所谓真正头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

  • 理中加石膏汤

    药方名称理中加石膏汤别名理中石膏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干姜1钱,甘草1钱,石膏半两。功能主治霍乱转筋。用法用量理中石膏汤(《医统》卷十四)。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