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叶汤

艾叶汤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分3服,日3次。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黄连(去须)1两,茯神(去木)1两,桑耳1两,代赭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白茅根(切)1两,白芷1两,阿胶(炒燥)1两,白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

功能主治霍乱后,洞下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分温3服。如人行5里,温再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子母秘录》,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九: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半斤。

功能主治倒产及子死腹中。

用法用量以酒4升,煮取2升,分温服。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子母秘录》,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炙干)3分,桑上寄生(锉,炒)1两半,人参2两,茯神(去木)3分,阿胶(炙令燥)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外因惊动,胎内不安,转移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糯米半合,葱白3寸(并须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千金》卷二: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2两,丹参2两,当归2两,麻黄2两,人参3两,阿胶3两,甘草1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功能主治妊娠2月,中风寒,有所动摇,心满,脐下悬急,腰背强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艾汤”。

注意海藻菘菜

摘录《千金》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捣,绞取汁)1盏,阿胶(炙令燥)半两,蜜1合。

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胎上逼心,手足逆冷欲死。

用法用量煎取1盏,去滓,分为2服,温温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炒)1两,芎藭1两,当归(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中虚冷,致胎萎燥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去梗,炙)1分,白芷1两,阿胶(炙令燥)1两,白术(锉,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黄连(去须)1两,茯神(去木)1两半,地榆皮1两半,赤石脂(研)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肉豆蔻(去壳)1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捣成末)1两,阿胶(炙令燥)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空腹服之。未效更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参、苓、术、芎、归、白芍、熟地、黄耆阿胶陈皮香附前胡杜仲乌梅生姜

功能主治益精。主妊娠二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普济方》卷二三一: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伏道艾叶生姜各等分,杏仁(生,去皮尖)、松节明子木。

功能主治男女虚劳咳嗽,痰涎不止。

用法用量力中杏仁松节明子木用量原缺。

若便血,去杏仁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苎麻叶槐叶柳叶白及防风白芷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阴(匿虫)。

用法用量上晒燥,为粗末,入麝少许,以器贮马桶内,点着,令患者坐马桶上,遮紧勿走烟,熏两个时辰。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圣惠》卷十: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半两(细锉,炒微黄),生干地黄半两,阿胶1分(杵碎,炒令黄燥,为末)。

制法上药和匀,分为2服。

功能主治伤寒衄血及吐血,连日不绝,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下赤马通汁1合半,搅令匀,不拘时候,放温频服。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炒)半两,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坠堕颠扑,内伤脏气,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经心录》,名见《医统》卷八十三引《录验》: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防风3两,大戟2两,艾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妇人阴中肿痛不可近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5升,温洗阴中,日3次。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经心录》,名见《医统》卷八十三引《录验》

猜你喜欢

  • 光明眼药水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光明眼药水药方名称光明眼药水处方乌梅1两,铜绿1两,归尾1两,甘石1两,苦参5钱,胆矾5钱,新针14个。制法开水泡之,水绿即可过滤澄清,兑冰片粉5钱,瓶装,重5钱。功能主治明目

  • 驹溺汤

    药方名称驹溺汤处方马尿1碗,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食鳖中毒,腹痛欲死。用法用量水煎服。得吐即愈,不吐即再服,二煎无不愈者。摘录《辨证录》卷十

  • 八仙饮

    《活幼心书·拾遗》:八仙饮药方名称八仙饮处方生干地黄(净洗,焙干)5钱,赤芍药5钱,大川芎5钱,羌活5钱,川当5钱,归尾(酒洗,焙干)5钱,龙胆草5钱,汉防己5钱,甘草5钱。功能主治血风目疾,经久不愈

  • 烂弦散

    药方名称烂弦散处方炉甘石1两,黄连1钱,黄柏1钱,蔓荆子1钱,菊花1钱。制法将上药熬水冲甘石,澄清,干后以艾叶70个熏之,装瓶内。功能主治烂弦风,红眼眶。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抹眼患处。注意翳障眼忌用。摘

  • 剪金丹

    药方名称剪金丹处方白术2钱(炒),人参2钱,黄芩1两2钱,大黄2两(酒蒸),沉香5钱。制法上为细末,井花水为丸,如楝子大。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痢,干姜汤送下;热痢,淡姜汤送下;热毒死血,

  • 真君妙贴散

    药方名称真君妙贴散处方通明硫黄90克荞麦粉6克制法上药研末,以井花水调和稀稠得所,捏作饼子晒干,或焙干收之。功能主治治痈疽诸毒,及异形异类顽硬大恶歹疮,走敌不作脓者。用法用量如有恶疮,再用研碎,以井花

  • 结毒牛黄丸

    药方名称结毒牛黄丸处方透明雄黄4两(研细)。制法取芦柴截筒,将雄黄末装入,面塞筒口,将锅内放水,上用芦柴作架,取雄黄筒横放架上,离水2寸许,蒸4炷香足,火候方到;次早取出雄黄,每雄黄1两,入好牛黄4分

  • 葛根饮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葛根饮药方名称葛根饮别名葛根汤处方葛根1两,葱白1握,豉半升,米1合。功能主治热病劳复,身体痛;天行,壮热烦闷。用法用量上先切葛根,以水9升,煮取7升;纳葱白,更煮取4升;

  • 二龙大串

    药方名称二龙大串处方尖槟榔4两,黑丑(头末)1两5钱,白丑(头末)1两5钱,锅灰1两,雷丸5钱,大黄1两5钱,枳壳1两,莪术8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追虫打积。主水肿,小儿腹大肚疼。用法用量每服3钱,

  • 白大通丸

    药方名称白大通丸处方藿香(去土)2两,香白芷2两,川芎2两,川乌4两(冬去皮尖,春不去,半生半炮),鸡苏2两,木瓜2两,天南星2两,甘草4两(春炙,冬生),官桂2两,荆芥2两,乳香半两(别研),白僵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