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苦参散

苦参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30克(锉)苍耳苗30克蔓荆子30克牡荆子30克 晚蚕沙30克 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晚蚕蛾15克玄参30克 胡麻子30克蛇床子30克天麻30克乳香1.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遍身风瘙痒不可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不计时候,以紫笋茶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90克(锉)露蜂房60克(微炒)松脂60克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栀子仁60克乌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炙微黄)木兰皮6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肺脏久积风毒,皮肤生白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宜常吃萝卜菜。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雀、猪、鱼,大蒜、湿面等。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外科精义》卷下引《野夫多效方》: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蔓荆子何首乌荆芥威灵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遍身疮疥,经年不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酒调下,一日二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发风物。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引《野夫多效方》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半两,矾石(熬令汁尽)半两,青葙子半两,藜芦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疳(匿虫)蚀人下部,通见五脏,痢下脓血,举体不安,遍身疼痛,面无颜色,手足虚肿。

用法用量每用2钱匕,小儿只用1钱匕,置竹筒中吹下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圣惠》卷十七: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半两(锉),恒山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结胸满痛壮热,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2中盏,煎至1盏,去滓,尽饮之,不拘时候。当吐即愈,未吐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二十四: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锉),苍耳苗1两,蔓荆子1两,牡荆子1两,晚蚕沙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晚蚕蛾半两,玄参1两,胡麻子1两,蛇床子1两,天麻1两,乳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遍身风瘙痒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紫笋茶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十七: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别名苦参

处方苦参1两(锉),黄芩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解毒气。主热病3日。伤寒欲发狂。

用法用量苦参饮(《圣济总录》文瑞楼本卷二十八)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三十七: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黄连1两(去须),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柏叶半两,桑耳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六十四: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查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丹参1两,黄连3分(去须),沙参1两(去芦头),玄参1两,秦艽3分(去苗),白鲜皮1两,川升麻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栀子仁3分,犀角屑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当归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防风1两(去芦头),白花蛇2两(酒浸,炙令黄,去皮骨)。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身体生风毒疮,或痒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片玉痘疹》卷八: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羌活防风牛蒡子(炒)、桔梗连翘人中黄、酒芩、荆芥穗、苦参

功能主治痘疹将起发,便先头目肿者,此天行疫疠之气,名大头瘟。

用法用量方中苦参原脱,据《幼幼集成》补。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圣济总录》卷十一: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羚羊角(镑)2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石南叶(酒、醋微炙)1两,芎?1两,细辛(去苗叶)1两,白术1两,秦艽(去苗土)1两,白蔹1两,防己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远志(去心)1两,沙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石膏(捣研如粉)1两,前胡(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独活(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干姜(炮)1两,山茱萸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防风(去叉)2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制法上药各研后拌和再罗为散。

功能主治补诸不足。主皮肤顽痹不仁,积年疥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至2钱匕,渐加至3钱匕,空腹酒调下,须臾以食压之,1日2次,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宗一三二: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蓝叶(阴干)、威灵仙(去土)、蔓荆实(去皮)、何首乌荆芥穗、胡麻子、乌药(锉)、天麻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风上攻眉额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温酒调下,日3次,夜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宗一三二

《医统》卷八十一: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为细末)、槟榔(末)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脓疥湿热疮疡。

用法用量湿疮干搽,干疥柏子油搽上。

摘录《医统》卷八十一

普济方》卷三九七: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好肥白枣20个,山栀子20个,苦参1分。

制法上用箬叶包,再用纸裹,以盐水洗净,黄泥固济,用火煅令通赤,取出,地上过1宿,却取出,为末。

功能主治血痢。

用法用量陈米饮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儒门事亲》卷十五: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取头末)2两,猪肚1个。

制法上以苦参末掺猪肚内,用线缝合,隔宿煮软,取出洗去原药,先不吃饭5顿,至第2日先饮新水1盏,后将猪肚食之,如吐了,再食之,食罢,待一二时,用肉汤调无忧散5-7钱,取出小虫一二万为效。后用皂角1斤(不蛀者,去皮弦及子,捶碎),水4碗,煮至1碗,用生绢滤去滓,再入苦参末搅,熟稀面糊膏子,取出放冷,后入:何首乌2两,防风1两半,芍药5钱,人参3钱,当归1两(焙),为细末,与皂角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酒或茶清送下,不拘时候,1日3次;后用苦参荆芥麻黄煎汤冷洗。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白芷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下注热毒疮。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加至2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鸡峰》卷二十五: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漏芦根1两,蒺藜1两,楮茎叶1两,枳实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疮疡。

用法用量浆水2盏,煎至1盏,以绵沾洗,1日8-9次,以粉拭。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普济方》卷二八○引《卫生家宝》: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蔓荆子何首乌荆芥穗、威灵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遍身疮疥,经年不效。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酒调下,1日3次。

注意忌发风物。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引《卫生家宝》

《圣惠》卷六十五: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4两(锉),丹参4两(锉),蛇床子半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疥及风瘙痒,搔之成疮。

用法用量先以温水洗疮,拭干后敷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方出《本草纲目》卷五十二引《箧中方》,名见《普济方》卷三○八: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头垢、苦参末。

功能主治蜈蚣螫人。

用法用量酒调,敷之。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五十二引《箧中方》,名见《普济方》卷三○八

方出《外台》卷十五(注文)引《张文仲方》,名见《圣惠》卷二十四: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3斤,露蜂房(炙)3两,松脂3两,附子(炮)3两,防风3两,栀子仁5两,乌蛇脯6两(炙),木兰皮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方中木兰皮用量原缺,据《圣惠》补。

注意宜常吃萝卜菜,忌食鸡肉猪肉、冷水、热面、生菜;勿食雀肉,忌鱼、大蒜、湿面。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五(注文)引《张文仲方》,名见《圣惠》卷二十四

方出《圣惠》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一: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末。

功能主治伤寒4-5日,已呕吐,更宜吐者。瘟疫狂躁并结胸。

用法用量上以温酒5合调服之。得吐即愈。

摘录方出《圣惠》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黄连(去须)3分,当归(切,焙)3分,人参半两,玄参半两,丹参半两,沙参半两,芍药半两,蒺藜子(炒去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遍身疮疥风毒,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1日2次,不拘早晚。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汤火烧疮。

用法用量新汲水调如膏涂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外台》卷四引《小品方》: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1两,黄连1两,葶苈子(熬)1两,瓜蒂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大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凡人无故,忽然振寒便发黄,皮肤黄曲尘出,小便赤少,大便时闭,气力无异,食饮不妨,已服诸汤,余热不除,久黄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饮送下,当大吐者,1日1次,不吐,1日2次,亦得下。服药5日,知可消息,不知更服。

注意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干金方衍义》:病起忽振寒,知为少阳火气郁发,夺其春升之令,津液不能灌充,所以色黄枯悴,有如曲尘出现于皮肤,询为胆热无疑。更审二便闭涩,饮食如故,胃气尚堪克任苦寒,故用苦参、三黄峻攻湿热;兼瓜蒂苦参,取吐于上;葶苈大黄,降泄于下,上下开泄,急通少阳之枢,则津液方得灌充,是皆病起于暴之至治也。若因病而渐次成疸,正气本虚之证,又非本方可拟也。

摘录《外台》卷四引《小品方

《圣惠》卷十: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3两(锉),黄连2两(去须),栀子仁2-7枚,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生干地黄1两,石榴花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六: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苦参2两(锉),黄芩1两,川升麻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壮热不解,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频服,当吐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六

鲁府禁方》卷四:苦参散

药方名称苦参散

处方石菖蒲(九节者)1两,威灵仙1两,胡麻(炒)1两,川芎1两,苦参4两,荆芥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癣疥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黄酒调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猜你喜欢

  • 独活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独活丸药方名称独活丸处方独活(去芦头)半两,防风(去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零陵香半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沉香(锉)1两,鸡舌香1两,升麻1

  • 六曲丸

    药方名称六曲丸处方曲1斤,术2斤,当归3两,干姜3两(一方加甘草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血衰弱,胃气不和,不能饮食,食辄不消,四肢尪弱,百疾交攻,多卧嘿嘿。用法用量每服30

  • 参术举胎饮

    药方名称参术举胎饮处方当归、地黄、川芎、芍药、炙草、人参、白术、陈皮、茯苓、生姜。功能主治妊娠常欲小便,溺滴不出。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遇仙立效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遇仙立效散药方名称遇仙立效散处方御米壳(去蒂.盖.炒黄)、川当归(洗)、甘草,各二两;赤芍药、酸榴皮、地榆,各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诸般恶痢,或赤或白,或浓

  • 四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四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9克厚朴6克茯苓9克 广皮4.5克草果3克神曲6克 楂肉15克(炒)功能主治化湿和中,行气消滞。治湿温,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脘闷,舌苔白滑,脉缓。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

  • 龙脑金水膏

    药方名称龙脑金水膏处方蕤仁10个(纸裹,研去油,如霜极细),朱砂2钱(光明者,另研极细),硇砂1钱(光净者,另研极细),干胭脂1钱(好者,研为细末),龙脑1钱(片子者,另研极细),麝香半钱(真者,另研

  • 追疟饮

    药方名称追疟饮处方何首乌30克(制)当归甘草半夏青皮陈皮柴胡各9克功能主治截疟。治疟疾,血气未衰,屡散之后,疟仍不止者。用法用量上药用井水、河水各200毫升,煎至200毫升,滓亦如之,同露一宿。次早空

  • 飞龙丹

    药方名称飞龙丹别名蟾酥丸处方寒水石3钱,蟾酥3钱(酒化),蜈蚣3钱(去足),血竭1钱,乳香1钱,没药1钱,雄黄1钱,胆矾1钱,铜青1钱,僵蚕1钱,全蝎1钱(酒炒),穿山甲1钱,红砒3分,枯矾3分,朱砂

  • 辰砂安惊丸

    药方名称辰砂安惊丸处方天麻1分,川芎2钱,防风半两(洗,去芦头),甘草1两(炙),白附子1分,人参半两(洗),茯神半两,朱砂2钱(一半入药,一半为衣)。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镇心。

  • 定痛膏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定痛膏药方名称定痛膏处方芙蓉叶60克紫金皮独活南星(生)白芷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及疮疡初期焮肿疼痛。用法用量加生采马蓝菜、墨斗菜(即旱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