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心丹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处方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桔梗5钱,远志(炒)5钱,茯神(去木)5钱,丹参(炒)5钱,元参(炒)5钱,人参5钱,黄连(生用)3钱。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补血气,泻心火。主思虑过多,心血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灯心汤化下。

各家论述方中枣、柏二仁为补心主药,而君以生地黄则补阴生血,佐以当归及丹、元二参,引之以远志茯神,则皆引肾水以交于心,而节其过,且滋血以供其用,非直以补心也;至用五味、二冬、桔梗,以敛肺清金,而下生肾水,又佐以人参,泄以黄连,则一恐壮火之食气,一恐阴血之难滋,而保金以生水,亦以节火之过炽,而均之以适其平也。

摘录《医林纂要》卷四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别名补心丸

处方人参丹参、元参、天冬麦冬、生地、茯神远志、枣仁、当归朱砂、菖蒲、桔梗柏子仁五味子

功能主治心血亏虚,心悸怔忡,失眠梦遗,癫症。

用法用量补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医方简义》本方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鸡峰》卷十一: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处方山药4两,人参4两,茯苓4两,菖蒲4两,熟地黄2两,黄耆2两,紫石英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辰砂1两为衣。

功能主治心虚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白汤化下。

摘录《鸡峰》卷十一

《魏氏家藏方》卷二:补心丹

药方名称补心丹

处方真辰砂2钱半,雄黄2钱半(并别研,水飞),白附子1钱(狗牙者,炮,为末称)。

制法上为末,獖猪心内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及妇人心血损耗,惊悸不宁,一切虚损;月事愆期,寒热难晓,及癫邪之状。

用法用量每服3粒,临卧人参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猜你喜欢

  • 沉麝汤

    药方名称沉麝汤处方木香、麝香、藿香叶、连翘、乳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疽之人,时为庸医用毒药掩盒,或刀割伤血肉之重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不拘时候温服。摘录《集验背疽方》

  • 苦酒絮裹足方

    药方名称苦酒絮裹足方处方苦酒。功能主治霍乱转筋。用法用量以苦酒煮衣絮,絮中令温,从转筋处裹之。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 八味带下方

    药方名称八味带下方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大金散

    药方名称大金散处方辰砂(水飞)5钱,真铁粉1钱,轻粉1钱,金箔1大片。制法上为细末,分作9服。功能主治阴痫,慢惊,瘛疭。用法用量如遇患者,将1服分2处,每一半用童便并酒共半盏,煎3-4沸,放冷,调药一

  • 四顺清凉饮子

    药方名称四顺清凉饮子处方当归身龙胆草(酒洗,炒)黄芩桑皮(蜜制)车前子 生地黄赤芍枳壳各2.4克 炙甘草0.9克 熟大黄防风川芎川黄连(炒)木贼草羌活柴胡各1.8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凝脂翳症。生

  • 白盐方

    药方名称白盐方处方盐5升。功能主治卒得风疾,耳中恍恍卒痛。用法用量甑上蒸热,以耳枕之,冷即换。或用软布裹熨之患处。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

  • 化骨神丹

    药方名称化骨神丹处方楮实子1两(为末),霜梅肉3两。制法上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骨鲠。用法用量噙化咽下。摘录《玉案》卷三

  • 六味参附汤

    药方名称六味参附汤处方熟地3钱,生地3钱,人参1钱,当归2钱,甘草1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感受时疫,2-3日即厥,神昏目定。用法用量加稻上露水或荷叶上露水,煎服。摘录《杂证会心录》卷上

  • 抱婆丸

    药方名称抱婆丸处方大附子1两1只(炮去皮),苍术3两(米泔浸1宿),南木香(不见火)半两,大川乌(去皮尖,炮)半两,天麻(酒浸,炙)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男女诸虚不足,

  • 白头翁煎

    药方名称白头翁煎处方白头翁2两,牛膝3分(去苗),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虎胫骨1两(涂酥,炙微黄),牡丹半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