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带散

解带散

古今医鉴》卷十一:解带散

药方名称解带散

处方归身1钱半,川芎8分,白芍(酒炒)1钱2分,白术(炒)1钱2分,苍术(米泔浸,炒)1钱,香附(醋炒)1钱,丹皮(酒洗)1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去白)1钱,玄胡(炒)8分,甘草(炙)4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调,湿热白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痰郁嘈杂。

用法用量生姜煎,空心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解带散

药方名称解带散

处方当归2两,苍术1两(炒),白芍1两半(炒),香附2两(醋炒),茯苓1两,丹皮1两,白术2两(炒),川芎1两,甘草5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湿热白带。冲任为湿热所伤,而带脉不能收引,故带下色白淫溢不已,脉缓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米饮调下。

各家论述苍术燥湿强脾,白术健脾燥湿,当归养血荣经脉,白芍敛阴和血脉,茯苓渗湿以清经气,丹皮凉血以清伏热,香附调气解郁,川芎活血调经,甘草缓中以和胃气也。为散以散之,米饮以和之,使脾胃调和,则湿热自化而带脉完固,何带下之淫溢不已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鸡峰》卷十九:解带散

药方名称解带散

处方海带海藻昆布益智木香、雷元、萝卜子、皂皂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肿,腹胀如鼓,上气喘急,前后心刺痞,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1盏,煎之。服后须分泄百次,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九

猜你喜欢

  • 八珍散

    《瑞竹堂经验方》卷四:八珍散药方名称八珍散别名八珍汤(《正体类要》卷下)。处方当归(去芦)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人参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30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养气血,调营卫,补虚损。气血两虚,

  • 立应散

    《普济方》卷三八一:立应散药方名称立应散处方红枣30枚 信少许制法上将红枣去核,纳信末少许裹定,烧存性,放冷,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走马牙疳,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牙疳疮上。摘录《普济方》

  • 谷精草汤

    药方名称谷精草汤处方谷精草1.8克白芍荆芥穗玄参牛蒡子连翘草决明菊花龙胆草各1.5克桔梗0.9克制法上药锉末。功能主治治热邪蕴积于肝胆,眼目生翳。用法用量用白水400毫升,灯心10段,煎至240毫升,

  • 吴茱萸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吴茱萸散药方名称吴茱萸散处方吴茱萸7.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芎藭30克干姜15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附子22.5克(炮裂

  • 儿枕散

    药方名称儿枕散处方乌药香附(盐水炒)红花丹皮赤芍官挂干姜(炒黑)陈皮姜黄元胡桃仁(或加山楂、归尾、川芎、甘草、熟地)制法上研为散。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儿枕痛。用法用量每服6~9克,水煎服。摘录《郑

  • 竹沥涤痰汤

    药方名称竹沥涤痰汤处方栝楼仁12克 生桑皮 川方贝 光杏仁各9克旋复花6克 飞滑石18克石决明24克天竺黄4.5克 淡竹沥100毫升 姜汁2滴(同冲)功能主治蠲痰降火。治痰随火升,上壅胸膈,发为哮证。

  • 后七宝丸

    药方名称后七宝丸处方巴豆2分5厘,丁子2分5厘,大黄4分。制法上3味,先丁子、大黄为末,别巴豆研,纳中合治,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下轻粉之毒。主粉毒所致口舌糜烂,饮食不下咽。用法用量制丁子法:丁

  • 神授高青丸

    药方名称神授高青丸处方高良姜青木香各30克制法上二味,研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老人脾脏泄泻,脾胃之气不和,精神倦怠,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次15~20丸,干姜汤送下。摘录《寿亲养老新

  • 加味守效丸

    《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守效丸药方名称加味守效丸处方南星2两,山楂肉(酒炒)2两,苍术(炒)2两,白芷1两,半夏(姜制)1两,橘核仁1两,神曲(炒)1两,海藻5钱,昆布5钱,吴茱萸1两,青皮(醋炒)1两

  • 辰砂聚宝丹

    药方名称辰砂聚宝丹处方铁粉3钱半,牡蛎3钱半,辰砂半两,瓜蒌根半两,黄连2钱半,金箔50片(为衣),银箔50片(为衣),知母3钱半,新罗参半两,白扁豆(汤浸,去皮取末)半两。制法瓜蒌根末等五味同前药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