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辰砂五苓散

辰砂五苓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辰砂五苓散

药方名称辰砂五苓散

处方辰砂(研)、白术(去芦)、猪苓(去黑皮)、泽泻(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两。肉桂(去粗皮)八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表里末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神鬼,及治瘴疟烦闷未省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如中暑发渴,小便赤涩,用新汲水调下。

小儿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撺,欲为惊状,每服半钱,温熟水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辰砂五苓散

药方名称辰砂五苓散

别名苓砂散

处方辰砂(研)12两,白术(去芦)12两,木猪苓(去黑皮)12两,泽泻(洗,锉)12两,赤茯苓(去皮)12两,肉桂(去粗皮)8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导小便。主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鬼神,及瘴疟烦闷未省者;中暑发渴,小便赤涩,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窜,欲为惊状。小儿邪热在心之夜啼证。

用法用量苓砂散(《卫生总微》卷七)。本方方名,《永类钤方》引作“朱砂五苓散”。

摘录《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

《种痘新书》卷十一:辰砂五苓散

药方名称辰砂五苓散

处方辰砂(另乳)、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炒芩、黄连(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退心经火邪,利小便。主麻退之后,余热未尽,热乘于心,日夜烦躁,狂言妄语,人事不清。

用法用量灯心汤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种痘新书》卷十二:辰砂五苓散

药方名称辰砂五苓散

处方五冬散加辰砂、滑石木通

功能主治分阴阳,利水道。主热泻烦谵。

用法用量灯心汤为引。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猜你喜欢

  • 绿风安平汤

    药方名称绿风安平汤处方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

  • 二色漆牙药

    药方名称二色漆牙药处方五倍子2钱,诃子4钱(以上为末),黄丹1钱(与上同研。以上是红牙药),绿矾(生)1钱,铜绿半钱(二味同研令匀细。以上是青牙药)。功能主治牙缝疏,及牙莹净黑牙缝。用法用量每日早晨洗

  • 倒流油乌髭三圣膏

    药方名称倒流油乌髭三圣膏别名三青膏处方酸石榴(皮子皆用)、新胡桃(连青皮用)、新柿子(青者连蒂用)各等分。制法用铁杵臼内捣烂如泥,用一小口新瓷罐子内,好黑锡3斤,拍作小钱大叶子,生牛乳同拌煎药令匀,罐

  • 血晕饮

    药方名称血晕饮处方归尾川芎山楂益母草五灵脂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产后血晕。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服。摘录《仙拈集》卷三

  • 平肝健脾方

    药方名称平肝健脾方处方赤芍18克,川芎18克,当归12克,丹参18克,郁金18克,牛膝18克,茺蔚子18克,刺蒺藜18克,蝉蜕12克,神曲12克,焦山楂12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平肝健脾。主肝旺脾虚。

  • 玄附汤

    药方名称玄附汤处方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木香(不见火)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助阳祛寒,理气止痛。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腑滑泄。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2

  • 柴胡清热饮

    药方名称柴胡清热饮处方柴胡、黄芩、赤芍、生地、麦冬(去心)、地骨皮、生知母、生甘草。功能主治疹已没落,余热留于肌表。用法用量生姜、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 消痞膏

    药方名称消痞膏处方三棱蓬术 川山甲 木鳖仁杏仁水红花子 萝卜子透骨草(晒千)大黄各30克 独头蒜4个制法上用香油500克,入前药十味煎,以飞丹收之,后下细药:真阿魏、乳香、没药各30克,麝香9克,先下

  • 郁金丸

    药方名称郁金丸处方郁金朱砂白矾制法研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狂痘,痰扰心包者。用法用量每服2~3克,温开水送下。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 加味凉血退斑汤

    赵炳南方:加味凉血退斑汤药方名称加味凉血退斑汤处方鲜生地30克,鲜芦根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桑叶9克,白藓皮15克,赤芍9克,黄芩9克,生栀仁6克,滑石9克,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