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膏

附子膏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附子膏

药方名称附子膏

处方附子(生,去皮脐,为末)2两,猪脂4两。

制法先炼猪脂,去滓,入附子末拌匀,酒少许调如膏。

功能主治腕折伤损。

用法用量摊伤处,每日1易。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鸡峰》卷二十一:附子膏

药方名称附子膏

处方附子(大者)1枚,生乌头1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牙疼,腮亦肿痛。

用法用量以酽醋调成膏,只作1剂涂。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圣惠》卷四十五:附子膏

药方名称附子膏

处方附子2两(去皮脐),吴茱萸1两,川椒1两(去目),白芷2两,前胡1两(去芦头),芎?2两,白术1两,桂心1两,当归2两,细辛1两,汉防己1两。

制法上锉细。用绵裹,以醋2升,渍一宿,以猪脂三斤,慢火煎令药色黄,膏成,绞去滓,盛瓷盒中。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疼痛,及缓弱无力。

用法用量每取摩所患处。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附子膏

药方名称附子膏

处方附子1颗。

功能主治蜈蚣咬痛。

用法用量上以头醋磨涂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附子膏

药方名称附子膏

别名摩风膏

处方附子(炮)3两,天雄(炮)3两,乌头(炮)3两,防风2两(1方无防风)。

功能主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摩风膏(《普济方》卷一一二)。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附子膏

药方名称附子膏

处方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甜瓜子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上和捣令熟,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每日1换。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三

《圣惠》卷六十五:附子膏

药方名称附子膏

处方附子1枚(别捣为末),鲫鱼1枚(长5寸),乱发如鸡子大,猪脂4两。

功能主治一切疥癣、恶疮不愈。

用法用量先以猪脂煎鱼、乱发令消,滤去滓,入附子末,熟搅成膏,旋取涂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猜你喜欢

  • 胡椒蛋

    药方名称胡椒蛋处方白胡椒7粒 新鲜鸡蛋1个制法把鸡蛋顶部,用小剪刀剪个筷子头粗细的小孔,把7粒白胡椒从小孔放入鸡蛋中,再用面粉和成面团,把鸡蛋小孔封固,用湿纸把整个鸡蛋包裹起来,放入蒸笼内蒸熟或放入碗

  • 解郁活血汤

    药方名称解郁活血汤处方当归2钱,白芍3钱,柴胡2钱,茯苓3钱,薄荷1钱,丹皮2钱,山栀仁2钱,白术3钱,泽兰叶4钱,郁金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舒郁行气活血。主经闭气郁证。肝郁气滞,经闭不行,面色青黄

  • 金箔散

    《袖珍小儿》卷七:金箔散药方名称金箔散处方白矾半两,胭脂半两,金箔7片。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聤耳脓水。用法用量每用半字,掺在耳内,1日3次。摘录《袖珍小儿》卷七《圣惠》卷二十:金箔散药方名称金箔散处

  • 加味健步虎潜丸

    《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加味健步虎潜丸药方名称加味健步虎潜丸处方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蛤粉炒成珠)虎胫骨(酥油炙)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丸次)川牛膝(酒洗,炒干)杜仲(姜汁炒断丝)锁阳当归(酒洗,炒

  • 宁肺汤

    《杨氏家藏方》卷七:宁肺汤药方名称宁肺汤处方人参(去芦头)白术当归(去芦头,洗,焙)熟干地黄芎藭白芍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五味子桑白皮白茯苓(去皮)各15克阿胶30克(蚌粉炒)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

  • 马勃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马勃散药方名称马勃散处方马勃薄荷桔梗连翘杏仁通草功能主治治风温之邪上郁,耳聤右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疡科遗编》卷下:马勃散药方名称马勃散处方马屁

  • 绛矾丸

    《重订广温热沦》卷二:绛矾丸药方名称绛矾丸处方皂矾15克(面裹烧红)杜苍术15克 真川朴24克 广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制法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功能主治治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

  • 鹿梨散

    药方名称鹿梨散处方鹿梨根半斤,蛇床子半斤,真剪草4两(用鸡肠草亦可),硫黄3钱。制法上为末,入轻粉同研匀。功能主治一切疮。用法用量麻油调敷;小儿点在绢衣上,着衣7日不解,自愈。摘录方出《普济方》卷二七

  • 当归蒲延散

    药方名称当归蒲延散处方当归8分,桂心6分,芍药(炒)6分,血竭6分,蒲黄(炒)6分,延胡素(炒)4分。功能主治产后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2钱,空心酒调下。各家论

  • 鸡舌丹

    药方名称鸡舌丹处方桂心末40钱,丁子1钱,肉桂2钱,糯米2合。制法上为细末,用密绢罗筛出。功能主治新旧诸般打扑。用法用量陈酱汁和匀,鸡翎扫搽患处。摘录《中国接骨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