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汤

黄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汤

药方名称黄汤

处方绵黄、陈皮(去白),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涩。

秘甚者不过两服愈,常服即无秘涩之患。此药不冷不燥,其效如神。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用大麻仁一合,烂研,以水投取浆一盏,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饮膳正要》卷一:黄汤

药方名称黄汤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4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搞碎去皮)。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

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下熟回回豆子2合,香粳米1升,胡萝卜5个(切),用羊后脚肉丸肉弹儿,助枝1个(切),寸金姜黄3钱,姜末5钱,咱夫兰1钱,芫荽叶同醋调和。

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猜你喜欢

  • 白附子化痰丸

    药方名称白附子化痰丸处方半夏(汤洗7次,生姜自然汁制)、天南星(炮)、石膏、细辛(去叶土)、白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僵蚕(炒,去丝嘴)、白附子(炮)、川芎各等分,香白芷1分,麝香1钱(别研)

  • 揩齿牛膝散

    药方名称揩齿牛膝散处方牛膝(焙干)1分,生地黄(切)1分,地骨白皮1分,马齿苋(焙)1分,盐(研)1分,猪牙皂荚(去皮子)1分,兰香根半两,饙饭(晒干)1两。制法上为散,以面包裹,炭火烧令烟尽,取出去

  • 接骨膏

    《中医外伤科学》:接骨膏药方名称接骨膏处方五加皮30g,乳香15g,没药15g,土鳖15g,骨碎补15g,白及15g。制法上为细末,蜂蜜或白酒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接骨、活血、止痛。主骨折损伤。用法用量外

  • 鲍鱼羹

    药方名称鲍鱼羹处方鲍鱼肉(切细)半斤,麻子仁(别研)1两半,香豉(别研)半合,葱白(切碎)3茎。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下。用法用量先取鲍鱼肉,以水3升煮熟,后入麻仁、豉、葱白等煮作羹。任意食之。摘录《圣济

  • 粉草膏

    药方名称粉草膏处方粉草4两(长流水浸,炭火炙干,再浸,再炙3次),当归4两。制法慢火熬至稠膏,去滓,再煎大稠为度。功能主治悬痈已成不能消。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热酒化下。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三

  • 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苍术(麸炒)1两,橘红1两,半夏曲1两,藿香叶1两,厚朴(制)1两,甘草(炙)7钱半,白茯苓半两,川芎半两,木香2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出风毒。主痈疽,寒热往来,或内

  • 解肌干葛五物饮

    药方名称解肌干葛五物饮处方葛根(切)5合,葱白(切)1升,生姜(切)1合,豉心1升(绵裹),粳米2合(研碎)。制法上药切。功能主治阴阳伤寒,病经1-2日,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干,手足微

  • 六一退火丹

    药方名称六一退火丹处方六一散料加辰砂3钱,雄黄(飞过)3钱,缠豆藤(存性)1钱。功能主治解毒。主痘疹标后热不退,或稠密成片者。用法用量用紫草、木通、蝉蜕、红花、羌活、片芩、大力子、地骨皮、灯心煎汤,候

  • 甘连汤

    《宁坤秘籍》卷上:甘连汤药方名称甘连汤处方甘草5钱,川连1钱(炒),干姜1钱。功能主治胎前泻痢。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宁坤秘籍》卷上《女科秘要》卷三:甘连汤药方名称甘连汤处方甘草5分,黄连2钱。功

  • 炒姜丸

    药方名称炒姜丸处方干姜(炮)桂(去粗皮)木香沉香当归(切,焙)甘草(炙)白豆蔻(去皮)白茯苓(去黑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15克 芍药(锉)30克 干木瓜姜黄各15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汤浸蒸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