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杜撰

杜撰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然仆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则曰杜酒。”

相传古时有个叫杜默的人,做诗多不合乎格律,因此后来把做事不合格作为杜撰。后因称无事实依据,凭空臆造为杜撰。

宋.朱熹《朱子语类.诗》:“历言小序大无义理,皆是后人杜撰,先后增益,凑合而成。”


撰是写的意思,“杜撰”则是凭空捏造的意思。没有依据、凭空捏造为什么称为 “杜撰”呢?23

古时有个人叫杜默,他很喜欢写诗。诗成,则自我欣赏一番,以为别人也一定会大加赞赏。于是,总会在诗稿上签上 “杜默撰”三个字。其实,他写的诗凭空臆想,内容不着边际,更谈不上韵律了,别人一看就笑着说: “啊,这是杜撰的吧?”意思是说: 这是杜默写的吧 ( 省去名字,以姓代人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如杜甫的诗常说“杜诗”) ? 后来,“杜撰”一语便表示没有根据的一种凭空捏造,也就是臆说、臆造。宋·王楙 ( mào) 《野客丛书》卷二十对杜默事有所记载。


【词语杜撰】   汉语词典:杜撰

猜你喜欢

  • 东涂西抹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薛监(逢),晚年厄于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逢冁(音chǎn,笑的样子)然,即遣一介语之曰:

  • 折冲之才

    源见“折冲樽俎”。指掌握文韬武略能克敌制胜的人才。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兵法有科,则多折冲之才矣。”

  • 金汤固

    同“固若金汤”。唐沈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词语金汤固】   汉语大词典:金汤固

  • 康伯複裤

    参见:韩伯複裤

  • 半面之知

    同“半面之交”。宋郑侠《赛谢明化寺土地文》:“英人上下,举无半面之知者。”

  • 子猷风调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高风逸韵。宋毛滂《青玉案.竹间戏作》词:“子猷风调全相称,是彼此、无凡韵。”

  • 濩落浮江湖

    源见“魏王瓠”。谓材不得其用。宋程俱《戏呈虞君明察院謩》诗之二:“请观五石大瓠种,正以濩落浮江湖。”

  • 问姓严

    源见“乘槎”。谓询问究竟。清程先贞《还山春事》诗:“万象自觉销磨尽,懒向成都问姓严。”

  • 使者槎

    源见“乘槎”。指出使者所乘之船只。明何景明《古井篇》诗:“沧海空流使者槎,悲风暮起将军树。”

  • 一钱不名

    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中丞于十六日晚始归寓,时已不及,而囊底罄竭,一钱不名矣。”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但在一钱不名的穷措大如我辈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