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灌园逃公卿

灌园逃公卿

同“灌园避世”。清张英《拟古田家诗》:“始知於陵子,灌园逃公卿。”


【典源】 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齐人。其兄载为齐卿,食禄万钟。仲子以为不义,将妻子适楚,居于於陵,自谓於陵仲子,穷,不苟求不义之食。……楚王闻其贤,欲以为相,遣使持金百镒,至於陵聘仲子,仲子入谓妻曰:‘楚王欲以我为相,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意可乎?’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 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而怀楚国之忧,乱世多害,恐先生不保命也。’于是出谢使者,遂相与逃去,为人灌园。”《初学记》卷二十六,《太平御览》卷四八六引 《高士传》皆作“陈仲,字子终。”

【今译】 陈仲子是战国时齐国的高士。其兄陈载为齐卿,俸禄万钟,仲子以为是不义之禄,与妻子迁往楚国,住在於陵,自称於陵仲子,虽穷也不随便求别人东西吃。楚王想聘其为相,派使者带重金礼聘他。仲子与其妻商量:“楚王要聘我为相,今天为相,明天就可以乘四匹马驾的车子,骑从前呼后拥,饮食也会十分丰盛,你觉得怎么样?”妻子说:“您左有琴右有书,已经乐在其中了,乘驷车带骑从,不过只限于一身享用,却要思虑整个楚国的事情,您觉得可以吗?”于是辞谢使者逃去,为人家灌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士坚守节操,避世逃名; 或指这样的隐士。

【典形】 灌园逃公卿、灌园翁、灌园仲子、於陵仲、於陵之操、於陵子、仲子廉、仲子守志、三公灌蔬、灌园人。

【示例】

〔灌园逃公卿〕 清·张英《拟古田家诗》:“始知於陵子,灌园逃公卿。”

〔灌园翁〕 明·高启 《夏景园庐》:“本同趋府客,偶似灌园翁。”

〔灌园仲子〕 清·唐孙华《剪蔬》:“灌园仲子犹存母, 食菜周颙尚有妻。”

〔於陵仲〕 宋·苏轼《次韵李公择梅花》:“奉使今折磨,清比於陵仲。”

〔於陵之操〕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聘隐逸教》:“挹於陵之操,想汉阴之高。”

〔於陵子〕 晋·张协《杂诗》之十:“取志於陵子,比足黔娄生。”

〔仲子廉〕 清·顾炎武《灵石县神林晋介之推祠》:“微哉仲子廉,立操同蚯蚓。”

〔仲子守志〕 魏·阮籍《辞蒋太尉辟命奏记》:“昔荣期带索,仲尼不易其三乐; 仲子守志,楚王不夺其灌园。”


猜你喜欢

  • 孤鸾舞

    同“孤鸾照镜”。明杨珽《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 影中蛇

    源见“杯弓蛇影”。指虚惊之事。明汤显祖《牡丹亭.闻喜》:“你香魂逗出了梦儿蝶,把亲娘肠断了影中蛇。”

  • 卖杏虎

    源见“董奉杏成林”。喻称严以律人者。元乔吉《一枝花.杂情》套曲:“曹大家卖杏虎,裴小蛮学撒撇,温太真索妆?。”【词语卖杏虎】   汉语大词典:卖杏虎

  • 长头

    《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又《梁书.范岫传》:“南乡范云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范长头。’以岫多识前代旧事也。”贾逵、

  • 双衣对引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二:“旧制:学士以上并有一人朱衣吏引马……至入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谓之双引。”后因以“双衣对引”为形容高官荣耀之典。宋张元幹《满庭芳.寿》:“满泛椒觞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明年

  • 刘棉弹

    同“刘棉花”。清赵翼《古诗十九首》之四:“所以有志士,耿耿一腔热。与为刘棉弹,宁作石爆裂。”

  • 梅梁

    参见:龙化庙梁【词语梅梁】   汉语大词典:梅梁

  • 作奸犯科

    为非作歹,违法乱纪。奸:坏事。科:法律。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并列 奸,坏事;科,法令。干坏事,违犯法令。语

  • 抱琵琶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清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俞蛟《潮嘉风月记.

  • 南鹞北鹰

    鹞、鹰:都是凶猛的鸟。比喻为人刚直严峻。典出晋崔洪事迹。崔洪事迹见“挽弩自射”条。洪为人严正,晋武帝司马炎时为御史治书。有个叫冯恢的,其父为弘农太守,欲将己爵位传其少子冯淑。其父死,冯恢回籍居丧,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