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积山

宝积山

①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临江。《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 宝积山 “在当涂县采石山北。其山古有取铜坑一所,宝积之名取此”。

②北宋置,属宜州。在今广西河池市西。《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 宝积监 “自河池而西五十里,坑户穴地深五十丈, 取矿入炉, ��炼成银”。

③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宝积山,与叠彩山仙鹤峰东西相对。《明 一统志》 卷83桂林府: 宝积山 “与华景山相连,多诡石怪木,山东隅有岩,石乳融结。旧名吕公岩”。

④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泗顶镇北。《明一统志》卷83柳州府: 宝积山 “在融县东五十里。其山两峰相连,产铁及芦甘石”。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西北部。曾名盘龙岗、卧龙山、桂岭。唐时将山东北面的华景洞辟为游览点,建有岩光亭,宋代扩建为花园,历代游者甚众,有摩崖石刻存焉。该山东与叠彩山对峙,二山横扼古桂林城,地势险要,宋末扩建静江府城池,北面城墙依山而筑,镇岭门即筑于二山之间,今可见其遗迹。山顶有元建诸葛亮遗址——孔明台。登台眺望城中诸山,历历在目。“桂岭晴岚”即指此。


猜你喜欢

  • 杏冈

    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北。《元史·顺帝纪》:至元三年(1337),棒胡“破归德府鹿邑,焚陈州,屯营于杏冈”。即此。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续资治通鉴》:元至元三年(1337年)棒胡“破归德府鹿邑,焚陈州,屯

  • 涞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永阳县置,属易州。治所即今河北涞水县。《元和志》 卷18涞水县: “近涞水为名。” 大业初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废入易县。辽复置,仍属易州。民国

  • 东沙

    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崇明旧城,“《志》云,唐武德间,吴郡城东三百余里,忽涌二洲,谓之东、西二沙,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元至正十二年(1352)徙崇明州治

  • 石城岛

    即今辽宁长海县东北石城岛,岛上有石城乡。明《辽东志》卷1:石城岛“去(金州卫)城二百七十里”。在辽宁省长海县东北部海域,距大陆最近点7.3千米。因岛上有古石城遗址得名。面积27.3平方千米。最高峰城山

  • 莲花池

    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明一统志》 卷2保定府: 莲花池 “在府治南。元守帅张柔开凿,中有看花亭,又有柳塘、西溪、北潭,皆引鸡水为府中胜概”。②在今河北沙河市北。《清一统志·顺德府一》:莲花池 “在沙河

  • 水德江

    ①或作德江。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南一里。《明史·地理志》 思南府安化县:“东南有水德江,即乌江之分流……下流亦入于涪陵江。”②即今贵州、四川二省之乌江。《方舆纪要》卷69彭水县:水德江“在县东南。其上源即

  • 沪涧

    亦作扈涧。在今河南郏县西四十里。《资治通鉴》:唐建中四年(783)九月,“神策将刘德信、宣武将唐汉臣与淮宁将李克诚战,败于沪涧”。沪,又作扈。在今河南省郏县西。源出沪阳山,南流入汝河。唐建中四年(78

  • 白石陵

    十六国后凉国主吕纂的陵墓。在后凉国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域内。《晋书·吕纂载记》:“纂在位三年,以元兴元年(按,实际上应为此前一年的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死, 伪谥纂灵皇帝,墓号白石陵。”

  • 归仁镇

    ①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七十里黄河北岸。明置巡司,清裁。②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旧属天河县,明置土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泗洪县西北部,西与安徽省接壤、北与宿迁县为邻。面积114.6平方

  • 东卯镇

    清置,属独石厅。即今河北赤城县东南七十里东卯镇。在河北省赤城县东南部、黑河东岸。面积446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卯,人口 1050。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