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镇
北宋置,属灵台县。即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
在安徽省太湖县西北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叶塝村,人口350。因从太湖县城沿长河而上到此刚好一百里而得名。1961年设百里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耿家、共和二乡并入,2001年改置镇。产稻、小麦、甘薯、茶叶、蚕茧、油漆、中药材等。太岳、赤百公路经此。
北宋置,属灵台县。即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
在安徽省太湖县西北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叶塝村,人口350。因从太湖县城沿长河而上到此刚好一百里而得名。1961年设百里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耿家、共和二乡并入,2001年改置镇。产稻、小麦、甘薯、茶叶、蚕茧、油漆、中药材等。太岳、赤百公路经此。
隋开皇六年(586)析邺县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大业初属汲郡。大业末废。唐贞观元年(627)改汤源县复置,属相州,移治今河南汤阴县。金属彰德府。元属彰德路。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8)复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析泰州东北境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东台市。以东台场为名。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7年改设东台市。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东北境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南康军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明初改为西宁府,不久又改南康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南康军为路,属江淮行省。治所
即今山西平陆县。1959年平陆县徙治于此。《清一统志·解州》 “沙涧”条:“又有圣人涧,在县东二十五里。源出东北三十里傅说冢下马跑泉,稍下复有二泉,三派合流绕傅岩南入河,即《水经注》所云东北山溪中小水
意为“山地之王”。在今柬埔寨。公元1世纪建国。《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岱“又遣从事南宣国化, 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至7世纪中叶, 为其属国真腊所并。
五代方镇名。后唐改后梁建宁军置,治所在晋州 (今山西临汾市)。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本梁建宁军,后唐改名,治所在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北宋初废。
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阿拉干。是唐时通天竺道路所经。唐樊绰 《蛮书》 卷10: “弥诺国、弥臣国,皆边海国也。”
元置,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析津志》“天下站名”有“冻青”。元置,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北。属永州路。明废。
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3故城县: 潢卢河 “一名索卢河。亦曰枯河。其水无源,数年一至泛溢,则波涛汹涌,漂庐拔树,随流而下。遇旱辄涸,民播种其中,收获倍利。北流入冀州枣强县界,或以为即卫
在今陕西洋县西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56洋县 “青谷” 条下: 筼筜谷 “谷多竹,因名”。宋文同筑亭其中,名曰披锦。苏轼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