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都至上都驿站

大都至上都驿站

元代两都间驿路之一。一般人从大都(今北京)赴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多经由这条驿路,实际上是两都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全程约800公里。中统元年(1260),为了在两都间“速取径道”,立望云驿。中统三年整顿“开平(即上都)站路”,将望云驿正式定为驿路,为岭北行省帖里干道的一段,设雕窝、枪杆岭、统墓、北口、南口等站。后枪杆岭、统墓、北口、南口等相继罢去,共设10站,即昌平、榆林、洪赞、雕窝、赤城、独石口、牛群头、察罕脑儿(明安驿)、李陵台、桓州,达于上都。至元二十九年(1292),于雕窝至赤城增设龙门站,共11站。

猜你喜欢

  • 汗点格尔

    裕固语音译,又作点格尔汗。“汗”意为“可汗”,“点格尔”意为“上苍”、“天”,“汗点格尔”意为“敬天可汗”,汉族称之为敬毛神。旧时裕固族中保留的原始萨满教崇拜。祭祀由神职人员艾勒哲主持。“艾勒哲”,裕

  • 板申

    即“板升”(1293页)。

  • 吴凌云

    ?—1863清咸丰朝广西壮族反清首领。又名元清,绰号长腰四。广西新宁州(今扶绥县)渠卢村人。咸丰元年(1851),曾被指控“代贼销赃”被捕入狱。未几,越狱逃脱,潜回渠卢村,组织“全胜堂”,竖旗聚众,武

  • 达赛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农具。多选用树枝简单加工制成。圆柱状,长约40厘米,直径约3厘米,一端削尖。用以除草和松土。铁器传入后开始安装长约10厘米的铁嘴,劳动工效大大提高。

  • 石战

    朝鲜族民间传统游戏。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据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每岁自四月八日,儿童群聚,习石战于城南。至端午日,丁壮毕会,分左右竖旗鸣鼓,叫呼踊跃,投石如雨,决胜负乃已,虽至死伤无

  • 屈设部

    即“窟说部”(2410页)。

  • 蒙古八旗

    见“八旗蒙古”(30页)。

  • 八思巴字

    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制的拼音文字。忽必烈于至元六年(1269)颁发专门诏书推行。诏中称“蒙古新字”。时隔不久,于八年(1271)皇帝又下令改称“蒙古字”。史书称“蒙古国书(字)”或“元国书(字)

  • 郁林郡

    古郡名。因“郁林江”流经而得名。①汉置。三国至隋因之。汉属交州,三国、晋、南朝宋、齐属广州,统布山等县,治布山县(今贵县);南朝梁、陈属南定州,隋属扬州,统郁林等县,治郁林县(今贵县)。 ②宋置,属广

  • 天授通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年间(1034—1048)。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