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太平

太平

①北燕冯跋年号。409—430年,凡22年。 ②南北朝时期柔然伏古敦可汗豆仑年号。485——492年,凡8年。 ③辽圣宗天辅皇帝耶律隆绪年号。1021——1031年,凡11年。 ④(?——约1425) 明代初期瓦剌贵族首领。15世纪初,与马哈木、把秃孛罗分领瓦剌诸部。永乐七年(1409),被明廷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贤义王,自是,贡使不绝。屡协同马哈木与东蒙古太师阿鲁台等作战。十二年(1414),被明成祖北征军大败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次年,遣使明廷贡马修好。十四年,马哈木卒后,一度执掌瓦剌大权。十九年(1421),率军犯哈密,出兵亦力把里。二十二年(1424),遭马哈木子脱懽侵袭,兵败。约卒于洪熙元年(1425)。次年,子捏烈忽袭爵。一说太平即是《新旧土尔扈特汗诺颜世谱》中之土尔扈特部阿木古朗(意为“太平”)。有的学者认为可能与《蒙古源流》中提到的乌格齐哈什哈之子额色库同为一人。

猜你喜欢

  •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须是辽太祖※弘义宫和辽穆宗※延昌宫之一石烈。又,在※突

  • 象郡

    古郡名。①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置。辖地含今广西百色、钦州、南宁、贵县、河池等地区及越南北部。治所一说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一说在象林县(今越南境)。居民有“骆越”或称“瓯骆”(今壮侗语族诸民族及京人先民

  • 博坦德

    印度古代梵文音译,又译博坦。“po-tent”,又写作“pothant”或“Bhotanta”。“pot”为“Bhot”之葡文音译,即吐蕃的“蕃”,意即“西藏”。“potanta”指后来的不丹。16—

  • 马差

    参见“打差”(428页)。

  • 敞稳

    见“常衮”(2042页)。

  • 托音

    蒙古喇嘛的称号之一。亦译脱因、脱印。《华夷译语》、《登坛必究》、《卢龙塞略》等释作“和尚”。后指贵族出身的喇嘛,如蒙古著名的※内齐托音一世、※内齐托音二世均为贵族出身。

  • 蒲犁厅

    清代新疆厅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治所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管领大庄27处、11驿站、11卡伦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游牧地。隶喀什噶尔道莎车府。1913年改为县。人口有8

  • 朵颜三卫

    即“兀良哈三卫”(111页)。

  • 角坡

    彝语音译。意为一半。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彝族奴隶的一种。由属于不同主子的男女单身奴隶被强制配婚安家而成。规定其所生子女,由两家主子平分占有。等级地位和受奴役剥削情况,相当于阿图阿加。

  • 毕勒哥

    宋代西州回鹘可汗。甘州回鹘可汗※仁美后裔。甘州回鹘汗国为西夏灭后,部分甘州回鹘人西迁西州。实力日益强大,后由其夺取西州回鹘可汗之位。宋宣和五年(1123),西辽贵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到达吐鲁番前,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