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革

萧革

?—1063

辽兴宗、道示初年重臣。字胡突堇,小字滑哥。契丹族。国舅房林牙萧和尚子。史载其警悟多智数,善谀,由是名达于上。圣宗末年入仕。兴宗重熙初年,拜北面林牙,掌文翰。十二年(1043),为北院枢密副使。次年,拜北府宰相。十五年(1046)十一月,改同知北院枢密事。夷离毕耶律义先劾其奸,兴宗弗听,益获宠。十九年(1050)闰十一月,拜南院枢密使,封吴王,诏班诸王之上。二十一年(1052)七月,改北院枢密使,兼中书令,进封郑王。二十四年(1055)八月,兴宗病卒,受遗诏辅立道宗,复任南院枢密使,徙封楚王。清宁四年(1058)十二月,复迁北院枢密使。时与国舅萧阿剌同理国政,因多私弊,每被阿刺裁正,由是有隙,将阿剌排挤出朝。七年(1061),及朝行瑟瑟礼,阿剌以例赴阙,力陈时政得失,言词激切,他伺帝不悦,离间曰:“阿刺恃宠,有慢上心,非臣子礼。”激怒道宗,缢杀阿剌。后,道宗渐觉其谋,遂失宠。八年,致仕,改郑国王。九年七月,参与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乱平,凌迟而死。

猜你喜欢

  • 福明泰

    见“宝音格尔勒”(1523页)。

  • 鸣鹤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新城镇之东。吐谷浑据今甘肃临潭以西洮河流域时所筑。北周、唐至北宋先后属洮州或临洮郡。

  • 小钞

    金代小面额的纸钞。有100文、200文、300文、500文和700文五种面额。满一贯者称大钞。详见“交钞”(875页)。

  • 应绍不

    见“永谢布万户”(639页)。

  • 诺贺钵

    即“诺曷钵”(1954页)。

  • 那戈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方言音译。旧时供氏族祭祀用的小屋。由有一定联系的2个或3个氏族共同使用。珞巴族风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西巴霞曲流域。凡氏族内的重要宗教活动都在此举行。凡战争胜利品,在没作最后处理前,均

  • 御制惠远庙碑

    碑名。清世宗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所建驻锡庙碑。雍正六年(1728),因西藏阿尔布巴之乱,移七世达赖喇嘛于理塘。次年,诏于打箭炉西北之噶达城(藏语音译,今乾宁县城)建寺,八年(1730)建成,赐名“惠

  • 撒速

    金代女真语,“摇手而拜”之意。《金史·礼志》:“金之拜制,先袖于微俯身,稍复却,跪左膝,左右摇肘,若舞蹈状。凡跪,摇袖,下拂膝,上则至左右肩者,凡四。如此者四跪,复以手按右膝,单跪左膝而成礼。”金代女

  • 西汉金山国

    唐末河西地区地方政权。 “西汉”,意为西部汉人;“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敦煌西南,即今甘、青、新三省交界处之阿尔金山。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即张奉)所建。奉自称“白衣

  • 苏龙

    珞巴族部落名。自称“布瑞”,藏族称之为“丁珞”。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区。传说其祖先与崩如、巴依、玛雅、阿帕塔尼和纳等部落的祖先为兄弟。有阴垛、姑佑、石鲫、石觉、布更、布耶、嘎恨、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