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堡长官司

西堡长官司

土司名。元属普定路,隶云南。明初属普定府,后改为安顺州,隶四川。洪武十九年(1386),置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六枝县北。仡佬族多居于此。明洪武十五年(1382),仡佬族聚众1万5千余人攻普定。二十六年(1393),所属阿德诸寨长卜剌赞等率仡佬民众反明。二十八年,土官阿傍起义。三十一年(1398),水西阿旷毕所部土酋么不,率领※花仡佬(仡佬族一支)阿由那与西堡、沧浪等寨长必莫者等复起事。天顺四年(1460)十二月,其地仡佬族在楚得隆率领下又举事。成化十四年(1478),阿德、狮子孔、阿江等地仡佬民亦起事。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罢长官司,以其地并安平县。

猜你喜欢

  • 喀本河卫

    见“古贲河卫”(442页)。

  • 后唐光圣神闵孝皇帝

    见“李存勖”(1030页)。

  • 异域琐谈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差地

    藏语“差新”、“差兴”、“差莎”、“差丹莎新”的意译。即支差的土地。民主改革前藏族地区称为※差巴的农奴从农奴主处分得的一种份地名。其条件是必须保证为农奴主支应各种徭役,或者还有实物、货币等,并被固着在

  • 金万照

    1838—1877清末贵州农民起义首领、宗教学家。号盛斗,人称“金二阿訇”。祖籍云南澄江人。回族。幼习伊斯兰教经典,通晓阿拉伯文。曾游学甘肃,探索哲赫林耶教义,深研伊斯兰教哲学。返云南后,从事讲学,推

  • 沙毕纳尔营

    伊犁将军以僧徒、属民组建的营。“沙毕纳尔”,蒙古僧侣领主所辖属民和徒众之称,汉译“庙丁”。土尔扈特部原驻牧伏尔加河流域时,阿喇木占巴呼图克图曾辖有大量属众。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该部渥巴锡汗回归

  • 鬼方

    中国北方及西北古族名。亦作“”、“方”、“媿方”、“嬇方”、“鬾方”、“鬼方氏”、“鬼方蛮”等。见于甲骨、金文及《易经》、《诗经》等古籍。常与昆戎、昆夷、绲夷、串夷、畎

  • 鲊答

    又作砟答、札答、札达、查达、楂达、鲊单,“乞雨石”之意。最早见于我国古文献《北史·西域传》。蒙古等族民间浣石祈雨的一种迷信活动,亦是准噶尔部萨满教信仰体现之一。据《辍耕录》载,浸石子数枚于净水盆中,“

  • 诸王位

    西夏官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载有南院王、北院王、西院王、东院王,统称诸王位,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用25两银印。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李从珂

    885—936五代后唐皇帝。934—936年在位。本姓王,镇州(今河北正定)人,生于平山,小字二十三。景福(892—893)中,其母魏氏被明宗李嗣源俘娶,遂收为养子,改姓李。从义父征战,屡有军功。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