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前蜀后主时为翰林学士。咸康元年(925),从后主出游,至剑州西,遇猛兽搏人而去,浩弼奉诏作诗纪之。《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三七。
徐仁甫著。全书依仇兆鳌《杜诗详注》卷次为序,对其中200余首诗中的虚词、语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个人的见解,对理解杜诗很有补益。研究杜诗之虚词语法,前人论及甚少,该书实另辟蹊径,别开生面,极有学术价值,1
即蓝田关。又名峣关。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介绍】:姚合作。此诗热情赞扬了刘叉高标跨俗、行侠仗义的精神风貌。元方回云:“刘叉豪侠之士,尝杀人亡命,此诗殆叉之真像也。”(《瀛奎律髓》卷四二)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武宗时处士。与杜牧同时,有唱和。所作《题筹笔驿》颇壮健,杜牧有《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其诗及杜牧和诗。
【介绍】:唐代诗人。一作谈铢。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初为广文生。会昌元年(841)进士及第。咸通末,为苏州盐院官。曾针对时人过苏州真娘墓多爱题诗,作诗讥其“重色”,后遂罕有题咏者。其诗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七年(812),时丁母忧,退居下邽。退居乡村使诗人有机会亲身接触农民生活,此诗即观看农民收获场面后所写。从中可看出农民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劳作的勤苦,生活的艰辛。诗末自愧不
【介绍】:唐代诗人。秭归(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宪宗、穆宗时人。元和十五年(820),闻白居易将过巫山,先于神女祠壁题诗请其题咏。白以前人已有绝唱相辞,卒不赋诗。《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云溪友
【介绍】:见欧阳膑。
【介绍】:申州义阳(今河南信阳)人。高宗、武后时,曾为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凤阁侍郎等职。光宅元年(684),因救裴炎,流琼州,死于流所。《全唐诗》存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