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广西会党起义

广西会党起义

清末广西会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广西素以边远贫瘠、封建剥削沉重、会党众多、群众反清斗争活跃著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三点会首领李立亭,以“劫富济贫”相号召,组织农民在陆川发动起义,攻克陆川、北流、博白、兴业等县。次年,苏贞松在武鸣发动起义。虽然这两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未停止;加之自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起,广西连年旱灾,瘟疫流行,终于激起广西会党大起义。是年,会党起义遍及广西南部和西部的许多州县,汉、壮、苗、瑶各族人民纷纷响应,多次打败清军的进剿。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会党起义进一步蔓延,全省沸腾,其中陆亚发率领的一支起义军,攻占土州、东兰州、怀远等地,直逼省城桂林,广西震动。次年,会党起义势力不仅遍及广西全省,并扩大到湘、黔边境。清政府调集七省军队,动员兵力数十万进行镇压,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各地起义陆续失败。广西会党起义历时三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猜你喜欢

  • 窃符救赵

    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无忌请如姬窃取兵符,假托魏王令夺取将军晋鄙军救赵之史实。秦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破赵军后,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又派王陵率兵攻赵邯郸(今河北邯郸)。第二年,王陵数战

  • 范汝为起义

    南宋初福建路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又称建州起义。苗傅、刘正彦政变之军退奔建州(今福建建瓯)后,官军追击。当地人民备受政变军队及官军骚扰。复逢灾荒,大批农民流亡,无以为生。南宋政府又加紧搜刮劫掠。建炎四年

  • 开禧夔州路佃客搬徙法

    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夔州路转运判官范荪鉴于本路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等州富豪之家争夺地客,诱拐或带领徒众绑架客户、举室抢走等现象日渐严重,屡起纠纷,遂上疏建议将《皇祐法》再

  • 包银

    参见“科差”。

  • 广西会党起义

    清末广西会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广西素以边远贫瘠、封建剥削沉重、会党众多、群众反清斗争活跃著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三点会首领李立亭,以“劫富济贫”相号召,组织农民在陆川发动起义,攻克陆川、北流、博

  • 三卫九边

    明代北部边防的军事重镇。为防御蒙古贵族骚扰,明代在北部边防作了积极防御布置,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先后设辽东(今辽宁辽阳)、蓟州(今河北蓟县)、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延绥(今陕西榆林)、太原(驻

  • 羽林

    汉武帝时选拔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宿卫建章宫,称建章营骑。后改称羽林骑,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属光禄勋,为皇帝护卫。此后历代禁卫军常用羽林之名,又武帝将战死军士的子孙

  • 西夏

    我国古代党项羌拓跋氏所建政权名称。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宋以党项首领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契丹封之为夏国王。元昊遂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意即“青天子”,建元显道。大庆三年(公元1038

  • 侨置郡县

    从八王之乱到西晋灭亡,中原地区有八十万人南迁。南迁人口,多以宗族或乡里关系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时称之为“侨人”。东晋朝廷为控制侨人,维护南迁的世族地主利益,遂在侨人居住集中地区设置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

  • 宗法制

    我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并且维系不同等级贵族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是由古代父家长制结合周代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制定的。其表现形式为:周王自称天子,被确定为天下的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