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之变
指南宋朝廷南奔扬州,又自扬州狼狈渡江遁逃避敌一事。赵构重建宋朝后,不敢返回故都开封。遂采纳妥协派汪伯彦、黄潜善建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逃往扬州避敌,惶恐失据,委国政于汪、黄,做继续南逃的准备。建炎三年二月,金军尾追逼近扬州。赵构仓惶乘小舟自瓜洲步(今江苏扬州南)渡江奔镇江府(今江苏镇江)。官僚吏民争相夺门而出, 自相践踏。金军至,又大肆屠掠焚烧,死者相枕,惨不忍睹。仓库积储、官府图籍及御用仪物尽失。扬州亦名维扬,故史称“维扬之变”。
指南宋朝廷南奔扬州,又自扬州狼狈渡江遁逃避敌一事。赵构重建宋朝后,不敢返回故都开封。遂采纳妥协派汪伯彦、黄潜善建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逃往扬州避敌,惶恐失据,委国政于汪、黄,做继续南逃的准备。建炎三年二月,金军尾追逼近扬州。赵构仓惶乘小舟自瓜洲步(今江苏扬州南)渡江奔镇江府(今江苏镇江)。官僚吏民争相夺门而出, 自相践踏。金军至,又大肆屠掠焚烧,死者相枕,惨不忍睹。仓库积储、官府图籍及御用仪物尽失。扬州亦名维扬,故史称“维扬之变”。
汉元帝时,宫人王昭君奉命出塞和亲匈奴之事。王昭君,字嫱(一作墙),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廷为宫人。当时,汉与匈奴经过百余年战争,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
金代清查民间土地资产户口以整顿赋役的措施。世宗、章宗在位期间,随着封建关系的迅速发展,大量社会财富日渐集中于地主权贵之手,同时涌现出一批所谓“新强”、“新富”。新旧地主权贵疯狂兼并土地财产,而又千方百
依皇帝诏令临时设置科目而进行的一种考试。始行于两汉。唐代的制科名目颇多,如志烈秋霜科、辞标文宛科、博学通艺科、博学鸿辞科等,达几十种。唐代较重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这些科举行次数
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种兵卒,于山阻地区训练步卒,称材官。材官指勇武有材力者。
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交通道路。起自长安(今陕西西安),穿越河西走廊至敦煌。汉代自敦煌以西分为南、北两条道。北道由敦煌至玉门关西行,越过盐泽(今罗布淖尔),沿天山南麓,经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到疏勒(今新
东汉末年南海农民起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桂阳(治今湖南郴县)郡滇阳(今广东英德)人王金在南海(今属广东)领导当地人民举行起义,反抗孙吴的残酷压迫。起义群众有万余人。孙权下诏令交州(治今广东广州
元末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见“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北魏时期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魏初实行宗主督护制,豪宗强族有大量隐庇户口,不负担国家赋役。为使豪宗强族的依附民口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动人手,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元宏接受
金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熙宗时,贵族宗翰、宗磐、宗干等握有军政大权而分立派别,互为政敌,明争暗斗异常激烈。熙宗锐意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封建化改革,乃采取“以相位易兵柄”之术,解除了宗翰等人手中的兵权
益州牧刘焉的军队。东汉末年汉灵帝任命刘焉为益州牧。刘焉率宗族宾客至益州,将来益州谋生的南阳和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地区流民数万家武装起来,作为自己的军事力量,称为“东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