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道教

道教

产生于中国的宗教教派之一。渊源于古代巫术。以战国秦汉时的阴阳五行,神仙方术及谶纬之说为基础,杂揉某些道家神秘思想而成。基本教义是“道”,认为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崇拜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和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黄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巴蜀民间倡导五斗米道,标志着道教开始形成。东汉末年,张角又创立太平道。太平道、五斗米道曾成为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与组织手段。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亦曾利用五斗米道来组织群众。南北朝时,道教受统治者重视。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清整道教,引儒、佛学说入道,形成以礼拜修炼为主,服食闭练为辅的北天师道。南朝刘宋时,庐山道士陆修静又创为南天师道。隋唐时,道教空前兴盛。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亲定道先、儒次、佛后的顺序,奠定了唐代尊崇道教的基础。宋朝皇帝亦多崇奉道教,宋徽宗赵佶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诏天下访求道教仙术。金初刘德仁曾创立大道教(亦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又创立太一道。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喆创立全真道,其弟子丘处机受成吉思汗尊崇,全真道盛极一时。元朝以后,道教正式分成正一道、全真道两大教派、继续流传。清朝时,道教逐渐衰微。道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社会风俗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道士炼丹术所积累的资料,对古代的化学,医学、药物学、火药制造学等产生过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 淮军

    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支封建地主武装。1853年(咸丰三年)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奉命在安徽帮助工部侍郎吕贤基办理团练,后被太平军击败入曾国藩幕府。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曾国藩支持下,在淮南六安、合肥一带募编

  • 护步答冈战役

    女真族抗辽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国后,乘胜连克辽北边重镇达鲁古(今吉林扶余附近)、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十一月,辽天祚帝亲率十余万大军伐金,阿骨打领兵两万迎敌。两军

  • 白起陷郢

    战国时秦将白起攻陷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战役。楚顷襄王时,统治者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使大良造(第十六级爵位)白起击楚,攻克郢,烧楚先王墓夷陵 (今湖北宜昌东南)

  • 江北大营

    1853年3月(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分兵渡江占领重镇扬州。清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各军进至扬州城下扎营,是为江北大营。扎营之初,兵员万人左右。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諴为解决军需困难,

  • 折冲府

    唐代军府名。由隋代鹰扬府改称而来。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军府一律称折冲府,设于全国各主要州,各有名号。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府有兵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 下府八百人。其下设团(三百人),队(

  • 贵由征拔都

    窝阔台汗死后蒙古王室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公元1241年窝阔台汗病死,其妻脱列哥那摄政,主张传汗位于长子贵由。术赤之子拔都素与贵由不和,拒不参加选汗大会。公元1246年,贵由被推举为汗。次年,贵由命野里

  • 中俄续增条约

    见“中俄北京条约”。

  • 龙华会

    清末浙江的秘密会党组织,亦称龙华山,终南会的支派之一,约成立于1900——1901年间(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会主沈荣卿,副会主张恭、周华昌。本部设在金华,并在浙东许多地区设有分部,拥有会众三万余

  • 楚?掩治赋

    公元前548年,楚司马��掩奉令尹子木之命治理军赋,统计楚国军械数。他将楚国所有土地进行登记,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土地和山林、沼泽、丘陵等分别加以测量,根据其收入多少,制定出各

  • 宫卫骑军

    又称斡鲁朵军,辽皇室特别警卫部队。耶律阿保机称帝后,建宫帐斡鲁朵以为皇宫,并划定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部分地区和汉人聚居的部分州县直属斡鲁朵,从这些地方人户中拣选丁壮,组建皇室特别警卫部队,名为宫卫骑军。